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正文

廖建明:追溯李光耀批判港独言论

更新时间:2016-06-03 18:17:47  |  来源: 亚洲周刊


文/廖建明
 
亞洲週刊
 
2016年6月12日 第30卷 23期
 
李光耀早就指出,中國永不會容許香港獨立;英國和美國都不會為了香港而跟中國對抗。香港不是本身擁有主權的地方,只是中國主權下一個地區,中央可隨時中止港府權能。
 
十九年前,香港在滂沱大雨中跨過一九九七「大限」,由英國殖民地變為中國特別行政區,完成了《中英聯合聲明》的歷史任務。回歸前種種悲觀預測全數落空,在《基本法》保障下,一國兩制成功落實,港人生活方式完全不變。可以這麼說,回歸前可以做的事情,沒有一件是回歸後幹不得的。
 
但在反對派眼裏,香港卻早已「淪陷」。由董建華、曾蔭權到梁振英,沒有一任特首不被罵是北京傀儡;特區政府更加一無是處,被指法治不彰、自由不保、經濟不景,而萬惡之源就是中共。由二零零三年反二十三條、二零一零年「五區公投」,到二零一四年「佔中」,反對派就是要大吵大鬧給北京好看。反對派的最新把戲,就是把「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結束時的二零四七年視為另一大限,並間接以「自決」或直接以「港獨」之名,行分裂中國之實。
 
最近翻閱一本舊書《李光耀看六四後的中國.香港》,是新加坡《聯合早報》於一九九零年收集李光耀仍出任新加坡總理時,在天安門事件發生一年多來在不同場合針對中國和香港問題的所有公開言論。當時香港風雨飄搖,因九七「大限」弄得人心惶惶,李光耀以他一貫直言不諱的坦率作風剖析政治現實,論及港獨、民主發展等議題。四分一世紀後,李光耀雖已作古,但他所言對今天香港仍極具意義,值得大家參考。
 
香港獨立
 
李光耀認為「中國永遠不會容許香港獨立;香港以前是、將來也會是中國的一部分」。他在香港接受《明報》訪問,有以下一段精采對答。
 
問:李總理,許多人視你為魅力領袖的典範。香港在這幾年不斷尋求領導人,常常有人說我們沒有「香港李光耀」,我們缺乏魅力領袖。你認為香港應尋求「魅力領袖」嗎?
 
答:這是瘋話。
 
問:怎麼是瘋話呢?
 
答:因為可以獨立行動,魅力領袖才有意義,才可以有所表現。這個領袖必須有按己意行事的選擇。這種情形在新加坡出現,是出於偶然的。我們脫離殖民地的身份,成為馬來西亞聯邦的一部分;他們要我們脫離,我們只好獨自由一個二百萬人的小島變成一個獨立國家。為了生存,我們必須設法找生活,在一個已經變了的世界裏找地位。因為我們的鄰國,也就是我們以前的物資供應地,決意實行國家經濟政策,新加坡被拒在門外。你們的情形不是這樣。因此,在香港,任何意志堅強的魅力領袖,都會看清現實情況,轉而把全副精神放到生意或專業上。
 
問:你是亞洲最受人尊崇的領袖,也曾有過與新加坡的共產黨對抗的輝煌歷史......但你現在叫我們接受現實,不要對抗,這不是令人太失望了嗎?
 
答:就讓我這樣說吧:假如我在香港出生而非新加坡出生,又在一九五零年自英國畢業回到香港而非回到新加坡,我便要面對一九四九年取得中國政權的那一場轟烈的共產革命。這場革命後,遺下香港這一小隅暫由英國管治。其實中國本可以收回香港,但決定不動它。我可能會考慮回中國參與偉大建設,我可能遷移到離開共產主義更遠的地方;我也可能即時決定執業做律師。當律師的出路很有限,你可以賺錢,不過要很努力。投身製造業會刺激多了,例如製造玩具、衣服、收音機、手表等;但我一定不會四出奔走組織政黨、領導一場政治運動。假如香港可以獨立,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問:那麼,你的結論是香港不可能獨立了。
 
答:這是我在五零年代對香港的估計,九零年代我的估計也是一樣。
 
政治現實
 
李光耀對香港人的忠告是「不要跟中國鬥,中國太大了,你不可同它對抗。英國無法同中國對抗,美國也不會為了香港而跟中國鬥。誰也不會這樣做」。
 
他對《南華早報》說:「必須明白實力地位。這不是一個道德上對或錯的問題。中國人認為香港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英國只是在不公平的情況下把它搶奪過去。現在他們要把這個謬誤糾正過來。他們把香港劃為特別行政區,是對英國的一種讓步,好讓英國順利離開時,香港仍對中國有用......香港並不是一個本身擁有主權的地方,只是中國主權下的一個地區。」港人如果不喜歡,可以離開,形勢一面倒,跟中國鬥有何用?至於不能離開的人,「那便要接受現實了」。
 
他也曾對《亞洲週刊》說:「香港的問題是生意,不是政治。香港一向都不搞政治。你們希望一九九七年之後的香港,是一個有生意可做的地方,不是搞政治的地方;如果搞政治,香港一定失敗......不要爭論誰有權決定中國的命運。」
 
他對法國《世界報》表示:「必須接受權力的事實,也就是說,一九九七之後,香港的最後決定權操在中國手裏。因此,即使香港人取得所有民主權利,擁有百分之百民選的立法議會、部長、領導人、總理或總統,香港政府也是沒有主權的。只要當局大筆一揮,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這個政府便是附屬政府,中央可以暫時中止其權能。
 
一國兩制
 
李光耀認為中國同意一國兩制,是同意香港被英國當殖民地來統治的那個制度,「他們會容許某些改變,讓港人治港,但基本上是循英國的老方法」。
 
他對西德《商報》表示:「鄧小平的看法其實很簡單,也很直接,香港對中國很有價值。有兩種制度可以保留香港的價值。我指的是香港的經濟價值。他不希望香港成為中國大陸的榜樣,他準備繼續實行舊制度。以前英國人統治香港,現在他準備容許港人治港,但必須得到他的同意。無論誰治港,都得由他批准。這跟英國派港督來沒有兩樣。鄧小平不派總督來治港,但他會起用香港人,委任可靠、能幹的香港人管理香港。這是他本來的想法。」
 
民主發展
 
李光耀對香港希望以「民主拒共」不以為然。他向英國廣播公司表示:「現在你們的一人一票的制度,卻是要起用愛香港但害怕或憎恨中國的人。這樣只會惹禍上身。......你們準備成立一個民選政府,然後要這個政府同中國周旋,以保障香港人的神聖權利;這個想法不大妥當。」
 
他對《東方日報》說:「必須明白中港之間的權力關係,有一方是處於較強的地位。即使有一個百分之百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立法機關準備與北京對抗,也不能保證一國兩制能夠貫徹,因為有關協議的本質是,香港將附屬於北京的主權之下。......根本不可能有絕對的保證。保證的方法,是要北京和香港兩方面都保持理智。若要體現一國兩制,一定要兼顧現實和常理。如果你們以為所提的保證,是可以在國際法庭實行的話,那麼你們簡直是要求一些不可能辦到的事。然而,假如你們能向北京顯示,他們的干預行動會招致本身利益的損失,那麼,他們便不會借行使主權而進行干預了。你們必須顯示,如果他們干預香港一貫的處事方法,香港便不能給中國帶來利益。如果你們不對中國的制度挑戰,他們便會讓香港保持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你們以為最佳的保證是爭取民主選舉,以便你們的代表可以講話,並對抗北京,那麼請不要理會我的意見,因為這是你們的前途,不是我的前途。」
 
治港人才
 
雖然李光耀覺得香港不需要他這樣的領袖,但他認為香港需要的領袖是「務實、現實、含蓄、敏感、高明和深諳人際之道的行政人才。換句話說,他們要懂得香港為甚麼會繁榮、會成功,但他們也得明白時移世易,而且還會繼續改變下去;他們也要知道,越來越重要的,是怎樣在經濟上對中國有利,但又不會威脅到它的政治;然後說服中國領導人,如果讓香港以一貫的方式運作,但不令中國不快,這樣對中國的貢獻是最大的」。■
 
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id=1464838398088&docissue=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