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正文

马超:G20杭州峰会的五大难点

更新时间:2016-09-04 13:49:54  |  来源: “超然”微信公众号

20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将于9月4日首次在中国举办。杭州作为会议举办地,正在下大工夫,密锣紧鼓地筹办着。尽管国际上对本次峰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质疑,但毋庸置疑的是,自2008年在美国的倡议下,从仅举行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到举办领导人会议以来,本次峰会担负着引领G20在全球所扮演角色的转变。从2008年应对当时的金融危机到如今,G20的功能由短期应对危机向长效全球治理转型,中国承担了比以往过多的使命。笔者参加峰会前贸易部长会议和央行行长会议,对话各国各世界组织相关人员,都表示这两大平台形式好、准备足,希望对9月的峰会做好铺垫。但是,有多大的期待,就有多大的压力,本次峰会任务重,面临着五大难点。

取向多元主张各异


长效全球治理,首要就是各国的联手。20个国家,连同重要的国际组织,齐聚一堂,共商全球治理大事。但当下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全球进入全球化低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趋势下,讨论全球合作的议题、统一各经济大国的看法,难以达成预期效果。如果会议后各自回到各个国家,面对各国民众对民粹主义的支持率之高,难以抵挡本国内部的压力,就很难使峰会达成一致想法。

还有一个难点是,G20由过去的G7主要的发达国家,现在涵盖了新兴市场,由单向向双向、多向发展,利益主体更加多元,诉求各有不同,主张必存差异,更加需要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相互包容。G20峰会的决议离不开各成员国的推动。而眼见着英国脱欧、特朗普鼓吹贸易保护主义得到众多选民支持,在此情形下一些主要成员要顾及国内矛盾和压力,必然会给峰会完成各项议程、达成圆满的协议带来很大难度。

财政政策空间有限

2008年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应对危机,大量使用财政手段,目前已捉襟见肘,在继续联手使用财政政策上相互推诿。美国认为,欧洲仍有利用财政手段进行调控的空间,特别是德国,财政赤字率低,财政状况良好。但欧洲人认为已经没有任何空间,虽然德国状况好一些,但德国人认为背的任务已经很重,比如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等。

欧美日认为中国在财政刺激政策还有余地和能力,希望中国在财政刺激方面发挥作用;但中国虽然貌似状况好一些,实际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发展引擎。中国绝对不会轻易再搞个「4万亿」出来了,不能再独家承担全球的重任。中国的财政政策更多的放在调整结构,而不是总量刺激。早前彭博也有评论支持这一观点,中国债务已经达到了GDP(本地生产总值)的254.8%,需要急迫解决债务问题和找到新的经济发展驱动引擎。

货币政策各自盘算

美国的量化宽松,行之有效。相比较起来,中国日本欧洲的量宽相对较晚,虽然有效,但欧洲经济日本经济和新兴市场国家仍处于经济下行的通道。美国的经济回暖迹象比较明显,零售总额上升、失业率下降、通帐率有回暖迹象等。所以美国想加息,走出量宽,回归到正常的货币政策。但欧洲日本新兴经济体还没有走出来,还需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撑。所以美元加息成为世界的焦点:如果美联储开始加息,国际资本将会从欧日和新兴经济体大量回流美国,引发这些国家进一步的衰退。各国美元撤出,对于欧日宽松的货币环境造成巨大的挑战和威胁,所以欧日和新兴经济体既想继续量宽,也担心美国过早退出量宽。

贸易政策面临窘境

全球化的过程当中,各国的受益不同,有的比预期少,有的比预期多。美国最先发起全球化,但自认为受益却不是最大的。即使在国内,也是资本受益,「蓝领」失业、利益受损。所以特朗普说,对中国商品征收45%的税,还受到美国普通选民的支持。

本次G20峰会首次把全球化的两个核心内容——贸易和FDI(外国直接投资)列入重要议程,虽然有利于应对和扭转逆全球化的趋势,但如前面讲到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恐怕在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方面达成有效有力的协议也是有不少的难度。从客观上分析,一般情况下,制造业的跨国投资跟着贸易走的;如果全球贸易不好,跨国投资也受影响。另一个国际投资的主要领域还是基础设施,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空间很大。发达国家基础设施旧了,发展中国家严重匮乏。据麦肯锡咨询公司,今后20年内,全球需要57万亿美元投资于电力、公路、港口和供水等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领域方面,各国寄希望于中国。尽管中国作出了很多努力,比如亚投行、丝路基金的成立,但是仅凭中国一国之力,也很难满足全球庞大的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需求。发达国家又不太愿意在这方面付出太多。


权威不足执行乏力

为了使本次峰会能够取得好的成果,中国作为东道国,目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就议程进行了广泛协调。但G20不是完整的国际机构,表现在「四无」:无公约、无宪章、无常设机构、无国际法人地位。没有约束力,又如何保证会议达成的协议能够言必信行必果?G20往往是以领导人峰会形式发布宣言或声明,峰会只是会议机制、议事机制、协调机制。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要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并且由于G20的决议约束性不强,即使达成了,执行起来也比较难。

虽然20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占全球85%、占世界贸易80%、投资占世界的80%、人口占世界的65%,但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空谈。再大的经济体量、再多的人口,不能有机的统一结合起来,就难以发挥应有效应。加上相当一部分成员国面临大选,回去后的相关执行力也会大打折扣。

只有正视挑战,才能克服难处。G20峰会既不是新的开始也不是旧的结束。它是一个议事堂,最重要的不是硕果累累,而是长期的效果。笔者将赴杭州参会,带着对这些难点的观察,希望满载而归。

(发表于明报9月3日B7头版)


相关搜索: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