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正文

尚道周报:听市场还是听美国?特朗普向欧盟发难(第14期)

更新时间:2018-07-16 16:30:24  |  来源: 尚道社会研究所

7月15日(周日)
 
北约峰会于7月11日在布鲁塞尔举行。在特朗普和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的一段谈话中,特朗普指出北约国家70%的军费是由美国埋单,包括驻德美军也是美国在保护他们。但即使这样,德国总理默克尔还在买俄罗斯的天然气。特朗普认为,这是在资助欧洲最大的威胁。特朗普还说,德国的前总理施罗德就在俄罗斯石油公司工作。对此,北约秘书长回应特朗普称,美国和北约盟友需要团结,只有团结起来才更有力量。“即便是在冷战时期,我们和俄罗斯也有贸易往来”。而特朗普提到购买天然气和贸易完全是两回事儿,整个谈话透露出特朗普对德国和北约其他国家的强烈不满。
 
 
 

确实,德国不仅和俄罗斯保持着能源合作关系,最近还积极寻求与中国加强国际贸易往来和创新领域的合作。在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德国前后,中德汽车产业正在加强更紧密的合作。例如,《纽约时报》就报道,许多汽车制造商如宝马、大众汽车、戴姆勒等纷纷转向中国合作开发电动和自动驾驶汽车。
 
对德国来说,一边是盟友美国,一边是保持正常经济往来的俄罗斯和中国。其中,中国和美国又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到底该做出何种选择?德国似乎陷入了两难境地。据外媒报道,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德国期间,就有记者询问默克尔,如何看待中德和美德之间的分歧和相互关系。
 
在特朗普政府看来,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也是被列为潜在威胁的国家,因此,在经济和政治制度上遏制其发展才是根本。对欧洲盟友进行“敲打”,例如美国会消减北约支出,加征关税等威胁明显是一种临时性的手段。中国需要清醒的是,美国和欧盟之间的分裂并没有那么大,毕竟双方在政治制度、军事防卫等方面都存在捆绑。突出甚至炒作美欧之间的分歧,更可能会麻痹自我。通过实实在在的对外开放,加深与欧洲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拓宽市场空间,降低贸易战的负面影响才是更务实之举。
 
中美贸易战升温,美国会参议院寻求限制特朗普滥用权力
 
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最直接的后果是中美两国都会“两败俱伤”。美国国内也逐渐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和贸易政策表达担心。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88:11的压倒性表决结果通过了一项针对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非约束性提案,寻求限制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加征进口商品关税的总统权力。
 
从本月6日开始,美国对34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并宣布了对另外2000亿美国的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清单。看起来特朗普政府并没有要退出贸易战的计划,此前停留在“口水战”的一些政策正在落实。这让美国的一些政府官员、学者开始担忧起来,特朗普面临的国内压力增大。
 
《华盛顿邮报》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沙尔政策与政府学院对特朗普加征关税举措展开民意调查。美国民调结果显示,56%的受访者认为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其带来的后果会影响美国就业。受访者更担心的是美国国内的产品成本问题。73%的受访者担心美国国内的产品成本会增加,贸易战会伤害美国经济。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7月11日报道,美国最新的对华关税行动所带来的结果将是,美国消费者要为服装、旅行这些消费品负担更高的费用,销售这些商品的美国品牌和零售商一直在担心这个问题。
 
特朗普政府的“公平贸易观”正在向各个领域蔓延。尽管说公平贸易与自由贸易不完全冲突,但由于美国是先发国家,产业发展成熟。美国自身感到“公平”的交往并不意味着给其他国家带来公平。在这种“公平贸易观”下,其他国家的开放程度和关税水平等必须向美国看齐,而不是向现行国际贸易的规则和秩序看齐,显然是有悖于经济全球化的本义。未来一段时间,特朗普的贸易政策还会引起更多受益于经济全球化企业的强烈反弹和不满。
 
“共克时艰”概念引起民众讨论
 
不仅美国舆论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感到担忧,中国国内也不想这种局势僵持下去。近日,网上流传和热议“共克时艰”概念。共克时艰最早是新华社提出来的,强调民众与政府或国家与国家之间共同度过艰难的时刻。最近《国际在线》将这一概念用到了贸易战当中,认为贸易战是国运之战,中国人将愿意承受个人损失。
 
但网上也有一种看法认为,现代政府应该保护民众的权益而不是让民众遭受损失以及让国民牺牲自我利益。如果真要承受贸易战的损失,首先带头的应该是那些主张中美贸易“归零”的群体,或者说应该是政府部门的官员和社会的精英带头。这种声音在国内并不占主流,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疏离民众与政府的关系,增加对中央政府的不满情绪。
 
《我不是药神》火了,引发国人对现有医疗体制的思考
 
刚刚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民众热议。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陆勇案”,以真实故事为原型,反映了现实中昂贵的进口药与普通百姓“望药兴叹”的现象,呈现了身患白血病的底层社会人员的生活状况。

 
 

影片引发观众思考的主要有两点:一是进口抗癌药为什么定价高昂,定价是否合理的问题。电影中的“格列宁”是治愈慢粒白血病最有效的药,售价却高达每瓶四万元,一月一盒的服用频率,一年的费用高达数十万元。这个数字对大多数中国普通患者来说是天文数字。但从药物研发来看,“格列宁”经过了50多年的漫长研发,投入了50多亿的资金,这是治愈慢粒白血病的重大医药突破。耗时长,投入成本高造就了市面上的高价格。医药研发也需要收回成本,再进行更进一步的研发。高昂进口疗效药费用与普通百姓无力承担间的无法调和矛盾引发了观众的思考。二是国家的医疗体制上能否将这些昂贵的进口药纳入医保。很多重大疾病的药品价格都非常昂贵,如果它们都能被纳入医保体系无疑对广大患者来说是福音。但是如果都报销,整个国家的医疗体系就不堪重负。在医疗市场化背景下,药品是否被纳入医保也不是由国家单方面决定,而是由研发厂家和医药部门等共同选择的结果。如果昂贵的药物被纳入医保,那么厂家的利润就会相应减少。这也是目前医疗体系上的痛点所在。但是,正如影片最后“格列卫”被纳入了医保,程勇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我们也期待中国的医疗体制也会越来越完善。
 
何建宗:土地供应的第19个选项
 
香港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的住房一直是重大民生和政治议题,其中增加土地供应被视为主要的应对办法。据了解,香港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从4月底开始,展开了为期5个月的“土地大辩论”,公众可就18个未来开发土地选项表达意见。近日,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召集人,原香港发展局局长政治助理何建宗提出了解决香港土地供应的第19个选项,为解决香港住房问题提供了另一种参考。

 
 

土地供应“大辩论”已经开始了两个多月。大辩论意味着谘询过程当中持不同意见的人士会针锋相对,但也期待各方面能够有理据有数据的表达自己意见,而不只是意识形态或口号的叫喊。专责小组主席黄远辉这个大义工,到现在仍能保持不亢不卑,平心静气去聆听及尊重所有持份者的意见,实在难得。
 
土地供应不足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这当然是众说纷纭。香港住宅的数目相对于住户数目而言,整体上是足够的。问题在于住屋空间太小,楼价和租金太高,年青人从买楼无望到租楼无望,结了婚仍然分开居住的情况越来越多,已经对基本生活构成影响。另一方面,香港很多公共设施例如医院、大学、老人院、甚至骨灰合龛都没有地方兴建,或者有地但太靠近社区而遭遇反对,这方面的供应问题是实实在在的。
 
对于大部分香港人而言,土地问题不是供应问题,是楼价太高的问题。然而,从世界各国包括我们国家的例子显示,供应增加与楼价下降不是简单的,如教科书般的直线关系。房屋有使用属性也有投资属性,十多年前有人说内地房产不能买,“地大勿博”,众多“鬼城”充斥三四线城市,但事实上过去十年内地一方面大量供应房屋,另一方面楼价也是以倍数上升。寄望某年某月增加供应导致楼价下降幷不切实际,就算现在楼价马上跌50%,也就回到2012年左右的水平,一般市民还是买不起。
 
真正让香港市民可以尽快上楼的,恐怕是土地供应小组知道但不便宣之于口的第19个选项――到大湾区买楼。现在九市的楼价是香港的二分之一到十多分之一。随着港珠澳大桥、高铁和莲塘口岸本年落成,只要内地放开限购,香港人住在深圳,每天到香港上班并不是天方夜谭。
 
事实上,全世界所有大都会都是不停向外扩展的,香港因为历史原因和一国两制的关系是个极少数的例外。而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包括狭小居住空间、产业单一和楼价炒高)已经越来越难以承受。要香港政府在1100平方公里范围内满足香港人又要楼价合理又要空间较大的住屋需求,等同愚公移山,可敬之余却是强人所难。
 
有人会说,香港年青人对内地十分抗拒,他们不会去大湾区的。但不要忘记,香港(某程度全世界都是)的价值观是相当多元的,大多数人支持的所谓“共识”可能并不存在。香港有不少人是内地近一二十年移居过来,跟大湾区仍保持各种渊源。而土生土长年青人随着基建的便利,愿意一试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大。假如各方面政策配套(包括内地取消限购、香港跨境交通便利而且收费降低、漫游费用大幅降低等),未来十多年有十分之一港人搬到大湾区不足为怪。如果平均每年是3-5万人的话,已经等于政府每年千辛万苦取得的单位供应量。这个第19个选项看似遥远,也许已经正在香港社会酝酿着,蓄势待发。(原文载于《AM730》所为何事专栏(2018年7月13日)
 
 

相关搜索:贸易关税医疗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