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金砖十年:路径分析与前景展望

更新时间:2017-08-24 16:39:52  |  来源: 中国投资

自2006年9月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四国外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首次会晤以来,金砖国家已走过10年。历经10年的发展,“金砖”从无到有,已成为五大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舞台上的代名词,金砖合作的机制框架日益搭建成形。金砖何以从一个金融市场的投资概念变为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实际运作、日益紧密的合作实体?在国际局势纷繁复杂、全球经济疲软不振的今天,金砖面临怎样的发展前景?金砖向何处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金砖”概念的提出,源于2003年美国高盛公司出台的一份名为《与金砖四国一起梦想:通往2050之路》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高盛资产管理部前主席吉姆·奥尼尔预测,世界经济格局到2050年将重新洗牌,并称为“金砖四国”(BRIC)的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将超越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与美国、日本一起跻身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金砖”概念由此产生,并随之风靡国际金融市场,受到全球投资者的关注与追捧。2006年开始,金砖国家的合作逐渐开启。
 

2006-2008年:金砖合作准备阶段
这一时期,金砖国家的合作以中俄印巴四国外长会议为主要形式,四国开始聚集在“金砖”这一面大旗下,以外长会议的方式单独接触,探讨建立机制性合作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处于由蓬勃增长到陡然危机的转折期,2006年四国外长第一次对话之时,世界经济仍一片向好,2007-2008年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这一方面使得金砖四国更加意识到“抱团”抵御危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这场始于美欧的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凸显了国际经济金融机制的诸多弊端,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要求加快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制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在这些机制中的代表权和话语权。 
 

2009-2012年:金砖合作初级阶段
2009年6月,中、俄、印、巴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了首次会晤,主要就国际形势、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金砖国家对话合作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发表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叶卡捷琳堡会晤联合声明》。金砖国家一年一度的领导人会晤机制正式确立,四国还搭建了金砖经贸部长会议、金融论坛、智库论坛和工商业论坛等多个细分领域对话平台。2010年,金砖正式吸收南非加入,由BRIC四国变为BRICS五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加深之时,金砖国家的经济表现依旧亮眼。2012年,中印俄南的GDP增长率分别为7.7%、4.7%、3.4%和2.5%, 巴西较低,为1.0%。这一时期是金砖国家进行机制性合作的初始阶段,领导人多就全球宏观性议题上进行探讨,努力谋求统一立场,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问题上进退一致,以“一个声音”彰显发展中国家谋求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革的立场与决心。
 

2013年至今:金砖机制建设深化阶段
2013年3月,中俄印巴南五国领导人在南非德班举行第五次会晤,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机制,并设立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和智库理事会。其中,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集五国之力,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金砖五国意识到各自抵御外部金融冲击的能力不足,因此建立应急储备机制来构筑应对全球金融风险的“安全屏障”。金砖国家正式有了自己的合作实体,标志着金砖合作机制化建设向前迈了一大步。此后,五国有条不紊地进行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机制的筹备、组建工作,并在已有的领导人会晤机制基础上搭建了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农业部长会议、通信部长会议、环保部长会议、灾害风险管理联合工作组、青年峰会等全方位对话平台。与此同时,金砖峰会主办国创新性地将全球议题与自身所在区域相结合,2014年巴西福塔莱萨峰会时,五国领导人受邀与拉美多国领导人举行会晤,2016年果阿峰会期间,主办国印度也邀请了“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组织(简称“环孟加拉湾倡议”组织,即“BIMSTEC”)成员国领导人与会出席,就全球和区域性问题进行沟通交流。
 


历经10年的发展,金砖机制已经形成了政治经济双轮驱动、对话平台与合作实体兼备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合作模式,合作深度不断增强。然而,当前国际局势纷繁复杂,各种力量分化组合,世界经济低位运行,在这种大背景下,金砖各成员国的发展面临挑战,作为国际舞台上新生事物的金砖合作机制也尚不成熟,不可避免得来自各方、尤其是传统发达经济体的质疑。
 

经济方面,成员国经济增速放缓,金砖被疑“褪色”。首先,后危机时代,受到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跌的影响,金砖国家,尤其是俄罗斯、巴西、南非三国经济增长急速下行。2013年至2014年,俄GDP增长率分别为1.28%,0.73%,2015年进一步萎缩,增长率为-2.83%;巴西经济增长率由2010年的7.5%一路降至2014年的0.5%,2015、2016两年经济更是陷入衰退,经济增长率连续两年为负数,分别为-3.77%和-3.60%;南非经济增长率长期低位运行,2014至2016三年来分别为1.7%、1.3%和0.28%。其次,金砖国家面临资本外流的巨大压力。世界经济中短期内陷入低增长泥潭,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资本回流至发达经济体趋势明显。曾经是国际投资热门地的金砖国家面临大量资本外流的困境,风光不再,本国金融市场风险加大。经济增速下行、资本外流加大反映出新兴经济体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结构性困境,以往依靠本国庞大的廉价劳动力或丰富的自然资源谋得高增长率的模式在全球需求疲软期变得不可持续,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普遍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
 

政治方面,金砖成员国的差异被放大。与一般的国际多边组织相比,金砖国家缺乏地理上相邻的客观条件,彼此间在制度、经济规模和文化上也各不相同,似乎缺乏紧密合作的现实基础。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金砖国家的诉求与定位也各不相同: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以奋发有为的姿态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力促旧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革,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时期对外经济合作的主线;印度是南亚头号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近年来经济增长潜力逐渐展现,同时,印度与美日走近,视中国为“战略性对手”的观点在印仍大有市场,印度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尤其是中巴经济走廊颇有微词;俄罗斯因乌克兰与叙利亚问题与美欧走向对立,经济上也因油价暴跌和西方制裁而大伤元气,原本“融入西方”的战略定位转向,以强硬姿态维护其地缘战略利益;巴西内政不稳,继前总统罗塞夫被弹劾后,现总统特梅尔也被爆出贪腐丑闻,忙于国内灭火,执政民意基础遭严重削弱;南非政局同样堪忧,在野党已发动两次对总统祖马的弹劾,内政问题占据南非政府大半注意力,对金砖集团的经济诉求大于政治意愿。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确实有所放缓,五国在政治体制、经济政策、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但是,这并不构成否定金砖合作的理由。相反,五国的经济体量、合作潜力以及推动国际秩序变革的共同意愿将推动金砖合作不断向前。
 

首先,金砖国家仍是世界上发展潜力最大的经济体。过去10年间,金砖五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由12%升至23%,贸易总额比重由11%上升至16%,对外投资比重由7%升至12%,30亿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未来世界经济重心向新兴经济体转移已成必然之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到2018年,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例将超过52%,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占比将超过33%。正如IMF总裁拉加德所言,在全球经济复苏脆弱且不均衡的大背景下,作为发展中经济体的领头羊,金砖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虽然经济增长率放缓,但各国都在积极谋求转型与经济改革,一旦经济结构调整完成,金砖国家有望迅速走出增长低谷。俄巴南三国经济已出现向好迹象,预计俄罗斯在消费走强的拉动下,2017年将恢复正增长,巴西也将走出经济衰退,重回增长轨道。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南非经济在2017年也将加快增长步伐。 
 

第二,合作源于金砖国家的主观意愿与现实需求。全力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已经成为金砖国家的共识。金砖国家比较优势互不相同,能够形成优势互补:中国制造业发达,印度长于技术与服务业,巴西农业资源丰富,俄罗斯富于能源及矿业资源,南非金融业相对成熟,五国优势产业可整合成完整价值链,带动彼此就业,减少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程度,提高对外部风险的防范能力,并推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21世纪是变革的世纪。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旁观者”不再能满足金砖国家的发展需求,金砖国家参与、推动并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共同意愿日益强烈。但是,单个国家的实力尚不能满足此条件,只有携手一致,以金砖集团的身份出现,方能有足够的力量来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并且,伴随英国脱欧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上台,原有国际格局不确定性增加,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体系面临挑战,金砖国家需要协调一致,以一个声音、一种力量来维护自身利益。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已进入到规则竞争的阶段,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在竞争中掌握制动权。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试图重新制定全球经济和贸易规则。金砖国家唯有加深在经贸、金融等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在金砖机制下集合起庞大经济体量和经济潜力,才能对全球经济形成足够引力,在规则制定的轮盘中赢得一席之地。 
 

金砖无意将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一枪挑落于马下”,而是通过合作促使其改革,谋求更为合理、更能够代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机制安排。尽管面临着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挑战,金砖内部也存在分歧,但通力合作、携手并进仍是实现变革意愿的历史性选择。(文/宁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