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疫情叠加复工潮,经济成为新战场

更新时间:2020-02-10 17:39:17  |  来源: FT中文网

​再长的假期,也面临结束——何况,是在家隔离又提心吊胆的假期呢?
 
伴随着农历正月结束,返程复工开工潮出现。这个时候,疫情之外,经济担忧,也浮出水面。这一次,战场未必是武汉,而是各大城市,尤其是其中的中小企业。抗击疫情,经济是新的战场。
 
 \


疫情冲击波
 

2月是疫情数据的关键点。
 
对于疫情,我们首先承认,了解还是不多。一方面,必须重视防护,要慎言拐点,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不能让疫情长期打乱正常的经济生活,尤其应该做好疫情延长的预案。
 
如何看待疫情的冲击?首先,从历史经验来看,疫情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往往体现在疫情爆发那个季度。目前对疫情冲击存在不同估计,但是对投资者而言,不必过于恐慌。我在上期《徐瑾经济人》专栏曾经分析,参考非典以及海外流行等案例,当前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主要在第一季度,折算到全年对经济的影响应该在1%到1.5%之间。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宏观数据没法体察行业以及个体企业的处境。这就像疫情,理性地看,放在中国14亿人的基数上来看,目前感染人数不算很多,且死亡率在2%之下,湖北之外的数值更小。然而,为何疫情如此扰动人心?我们要记住,数字之下,却是一个个鲜活个体与家庭的悲剧。
 
这种情况,保经济不可松懈。和诸多医务人员在医疗第一线奋斗类似,企业家其实也在生产的第一线。没有企业,多数人就业无门,是企业,构成了经济基本元素,尤其是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它们,可以说是经济危机的“吹哨人”或者“金丝雀”,因为它们往往第一个感受到经济下行的压力。
 
我们应谨记,宏观数据的轻微扰动,背后对应着无数挣扎在生死线的企业。
 

3个月生死线

 
2月初,西贝餐饮集团董事长贾国龙一席公开发言,引发不少关注。
 
贾表示,若疫情无法有效控制,企业账上现金流撑不过3个月。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据悉,西贝400家线下门店基本停业,只保留100多家外卖业务,预计春节前后一个月损失营收7-8亿元,同时2万多名员工一个月支出就在1.5亿左右。
 
三个月的生死线,对于不少人来说也许很意外,但是这就是真实世界的残酷现实。西贝已经是非常成功的餐饮企业,尚且徘徊在三个月的生死线之上,其他企业更不用说。根据清华大学朱武祥等人对中小企业调研,受疫情影响,85.01%的企业维持不了3个月生存。此外,29.58%的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50%,58.05%的企业下降20%以上。
 
\
 
值得一提的是,大企业目前看起来可以支撑,但是也面临不同程度的压力。这个时候,地方政府千万不能做釜底抽薪的事情,不应该以任何方式增加企业的成本,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比如,一些地方政府提倡大企业减免租金,这看起来是善意,但往往又变成企业的新负担——甚至,变相将救助中小企业的成本,转嫁到大企业身上。长此以往,相信,即使万达这样的大公司,也难以支持。
 
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走出困境?除了自救,也需要政策的支持。
 

如何救企业
 

不少地方规定,2月10日复工,同时,返程人员往往又面临14天隔离。因此,不少企业2月主要依赖在线办公甚至推迟开工。关于制造业开工难的新闻,已经见诸媒体。除此之外,餐饮、旅游等服务型行业,在第一季度可以说收入锐减。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企业开工力调查•报告》数据,难以承受2周延期开工的企业高达67.7%,能够承受1个月以上延期开工的企业只有7.1%,能够承受2个月以上延期的企业更是只有1.7%。我和做企业的熟人聊起,他们目前强调都是生意不能停,现金流不能断。当然,不少企业,也在谋求转型线上自救。至于政策优惠,不少人指出,能够不强硬执行在家办公两倍工资之类就谢天谢地了。
 
可以说,企业家还是靠自救。这种时刻,政策需要做什么?一方面,宏观层面,是给出宽松的环境,在税收减免以及信贷宽松方面,给出实实在在的利好举措。前面说的西贝,根据媒体报道,目前已经获得某银行1.2亿流动资金贷款。其次,地方层面,应该正视隔离的经济成本,让有条件的城市和地区,有序复工。不少企业表示,除了减免企业的税费以及社保费用,可能最期待的就是允许企业更多灵活用工。
 
 \

目前复工最大障碍,其实还在于隔离。这一次疫情暴露的,不仅是防疫体系与能力不足,更是公共治理的粗疏。早期对疫情漠视甚至无视,和现在一刀切的隔离政策,看起来南辕北撤,其实都体现了对于突发情况的应对乏力。一个现代社会应该有的信息自由流通、多层次防范、多主体参与的防疫医疗体系,在即使是武汉这样的千万级别大城市也告缺;城市与我们,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显示出此前未知的脆弱。
 

这并非偶然,实际上与我们社会的治理方式密不可分。以小区管理为例,目前不少城市实施封闭管理,有的城市明令禁止某些特定省份的返程人员入城,在城市内部则禁止外卖和快递进入小区,使得业主不得不聚集在小区门楼,收取快递。从应对疫情角度而言,这种行为,其实放大了人群的接触和感染机会,也加大了口罩酒精等重要物质的消耗。更不用说,层级加码的禁令之下,目前不少地方突然涌现抢购行为,反映了由此导致的群体心理的躁动。
 

而类似取消禁止快递入小区的呼吁,在微博转发众多,却没有引发足够重视。这种情况,表明我们社会长久以来一直追求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还有不少需要努力的地方。

隔离的成本

 
面对疫情和经济,现在要做的应该是“防疫情、促生产”,应该做好两手准备。
 
在对待疫情问题上,国务院近期也强调,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根据2月8日数据,全国新增确诊病例2656例,新增疑似病例3916例,基本态势开始出现稳定迹象。然而,不少地方层面的政策落实,仍有时间,甚至加码收紧。譬如,对病毒的担心,使得各地“硬核”隔离政策你追我赶,无论封闭小区还是办公楼,都层层死守,如临大敌。
 
这个时候,也许需要理性算一下经济账。
 
隔离有成本,过度的隔离,其实是在为我们的焦虑买单,而且代价不菲。除湖北之外,全国其他省市的感染情况,按照人口比例来看,其实相当低。按照经济学家梁建章的估算,如果10%的人口都隔离14天的话,加上隔离与其密切接触的家人,那就造成了1%的GDP倒退。
 
GDP的倒退,仅仅是经济账吗?不是的。GDP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GDP,很多事办不成。GDP的倒退,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其中包含着医疗服务的减少,也会导致病人生命的丧失与人均预期寿命的损失。
 
2020的2月,注定是一个萧瑟的2月,但是大家仍旧需要保持期望。月初,吹哨人李文亮医生的离去,让不少人开始看明白一些东西。守护我们的安全,其实不仅仅是靠刚性的网格式管理或者硬核的驱逐外地人,更重要的是,是依靠更透明的信息和更理性的对策。现代社会建立在流动性的基础上,封闭流动性的隔离,最终会造成新的秩序“熔断”。
 
春暖花开,“防疫情、促生产”两者都重要,不可偏废。防疫情,是救人,促生产,是守护明天的希望,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救人?

 
作者系徐瑾,本文转自FT中文网
 

相关搜索:经济企业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