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资讯 > 正文

尚道编译第37期|深化中国伊朗关系可改变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更新时间:2020-08-06 13:47:46  |  来源: 尚道战略

内容简介
 

《纽约时报》近日报道了中国和伊朗即将达成一项“投资换石油”巨额交易。消息一出,分析四起。人们纷纷猜测,由于美国对伊朗采取的敌对政策,美国实际上将伊朗推入中国的怀抱。
 

本文作者分析了中国和伊朗日益密切的关系所带来的影响,他认为,如果中伊战略伙伴关系在印太沿岸和欧亚大陆的国家之间编织起一张互联互通的网络,全球地缘政治将发生根本改变。


 

文章导读
 

据《纽约时报》报道,中国和伊朗即将签署一项为期25年、价值4000亿美元的投资换石油协议,该协议主要基于双方已达成的一份18页的协议草案。尽管该协议的真实性尚存争议,但近年来中伊合作不断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继伊朗与六国(中、法、德、英、俄、美)达成伊核问题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后,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伊朗期间,两国发表了《中国和伊朗发表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该伙伴关系旨在深化两国各领域合作,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伊朗发展规划对接。此外,声明还暗示两国将致力于达成一项“双边25年全面合作协议”。在这种情况下,《纽约时报》关于“中伊世纪协议”的报道看来并非空穴来风,因为这种协议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两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1、同命相怜?
 

由于2018年以来,中国、美国和伊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份所谓的“世纪中伊协议”受到了密切关注。为了支持以色列,加大对伊朗的赌注,唐纳德·特朗普政府一直在单方面破坏《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对伊朗实施更严厉的制裁,甚至非法暗杀伊朗少将卡西姆·苏莱曼尼,以此展示其对伊朗“极限施压”的政策。
 

2018年8月中美关税战爆发后,两国关系迅速恶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与美伊关系类似情况。同年10月,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的讲话也预示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范式转变。2018年底,彭斯甚至威胁要对中国发动冷战。最近,新冠肺炎病毒肆虐让中美两国承受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加之中国对国内问题的强势、美国大选的逼近,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南海局势的紧张。
 

2、中东、南亚与中亚局势的风云变幻
 

在上述事态发展的大背景下,《纽约时报》对中伊协议的报道凸显了中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变化。中伊伙伴关系不仅会影响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也会对更为重要、更为长期、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的海陆关系(亚欧大陆和印太海洋)带来影响。美国及其盟友最近在南海、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展示军事力量的举动,暴露了海上航线在中美海上对抗中的脆弱性。由于靠近中巴经济走廊(CPEC,“一带一路”倡议在巴基斯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伊朗油气的长期投资可以为中国的能源安全多上一层保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上述中伊协议中,中国超过一半的投资资金将流向能源行业。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和伊朗潜在的大规模排他性合作不仅印证了马汉所信奉的海权理论,也体现出其理论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中国加强海军实力,一方面是为了追赶美国及其盟国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强与欧亚大陆的合作,同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亚欧大陆主要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通过欧亚大陆桥、中巴经济走廊等交通项目,开放和连接陆上通道,与美国及其盟友主导的海上通道相呼应。
 

上述欧亚国家与美国及其盟友之间存在某种结构性对抗:巴基斯坦与印度、伊朗与以色列、中国与美国、俄罗斯与美国。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这些相对稳定的陆海结构性对立有利于中国与欧亚主要国家,特别是与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中等强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形成长期的全面合作。
 

3、在欧亚大陆与印太地区找到立足之处
 

在伊朗看来,同中国发展全面伙伴关系将成为未来必然的战略趋势。在阿拉伯王室的长期围困下,面对在其西侧可能出现的阿拉伯-以色列-美国联盟,伊朗的“西进运动”(例如,在叙利亚)已被证明付出了太大的代价。伊朗选择与亚洲国家,特别是欧亚国家合作也势在必行。在去年的吉隆坡峰会上,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提出将把目光投向东方,与亚洲主要国家建立关系,而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本·穆罕默德则强调了中国在帮助穆斯林中等强国发展经济和技术中的积极作用。2020年初,伊朗驻巴基斯坦大使赛义德·穆罕默德·阿里·侯赛尼公开表示,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俄罗斯和中国可以结成新的联盟。
 

阿富汗地处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深化其与包括中国和伊朗在内的欧亚主要国家之间的合作也是符合阿富汗政治变化的必然趋势。美国和塔利班在多哈签署的和平协议要求美国作战部队全面撤出阿富汗。由于地理、历史、语言、文化和宗教等因素,上述欧亚国家是阿富汗和谈和重建的长期利益攸关方。重要的是,这些国家还与阿富汗的两支主要力量——喀布尔政权和塔利班部队息息相关。这些因素意味着,伊朗和中国之间的陆路互联互通并非遥不可及——无论是通过巴基斯坦,是通过陆路还是海路,是通过未来的阿富汗,还是中亚。
 

在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与中国对抗加剧的背景下,印度极有可能效仿美国的战略,收敛其中亚-南亚一体化的雄心,深化与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合作。美国-塔利班和平协议的达成和美伊关系的恶化,对印度推进中亚和南亚一体化的努力造成了巨大打击。印度试图绕过巴基斯坦,通过察巴哈尔港与阿富汗连接。据报道,几乎在中伊“世纪大协议”曝光的同时,伊朗将印度从连接其边境和阿富汗的察巴哈尔港口铁路项目中剔除。(注:根据半岛电视台的一篇报道,伊朗政府表示,伊朗从未与印度就巴哈尔港-扎黑丹市铁路签署任何协议。)
 

这种发展象征着印度退出了一个关键的基础设施项目,同时也意味着印度——由于客观或主观的原因——调整了依赖于美国的不切实际的中亚和南亚政策(如所谓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并开始建立自己的海上力量,形成一个海军联盟。印度在中亚和南亚——尤其是阿富汗和伊朗——的影响力下降,将促使伊朗寻找一个替代西方的大国来取代它的位置。
 

与此同时,在美国及其盟友打压中国企业之际,中国必须深化和拓展更安全的邻国市场。从更广的视角看,美中全球竞争将迫使中国将“一带一路”倡议从全球高度拉低到地区水平。这样一来,中伊关系的深化,不仅是超级大国外部压力的推动的结果,也是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亚洲内部军事和政治动态的自然反应。尽管中国与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朗和土耳其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无意于、无力于组成一个欧亚大陆国家联盟以对抗印太海洋联盟,但它们的独特之处在于,合作的参与者不仅是欧亚国家,也是印度太平洋沿岸国家。如果这些战略伙伴关系成功建设出突破性的铁路和公路项目,可以连接印太海洋和欧亚大陆边缘的国家——如中国、巴基斯坦、俄罗斯、伊朗甚至土耳其——全球地缘政治将发生根本改变。

 

作者:马海云,霜堡州立大学副教授。

 

来源:新加坡《思想中国》

 

https://www.thinkchina.sg/deepening-china-iran-relations-could-change-global-geopolitics

 

相关搜索:伊朗地缘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