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资讯 > 正文

尚道编译第38期|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

更新时间:2020-08-06 13:52:45  |  来源: 尚道战略

内容简介
 

本文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在2013年分别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MSRI)和丝绸之路经济带(SREB)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港口、公路、铁路和管道等相互关联的基础设施项目,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可能改变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需要与之相配的制度“基础设施”建设,如自由贸易和投资协定等。
 

本文介绍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起源、范围和内容,对有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对地缘政治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一个地缘政治项目,涉及多个地理范围(城市、省份、州和大陆)的参与者(政府、私营企业和中国国有企业)。本文通过采用领土和经济双重逻辑的分析框架,说明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在地缘政治方面的活力和复杂性。本文为分析大型互联互通项目的地缘政治影响提供了有益参考。
 

文章导读
 

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互联互通项目,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是全球政治和经济变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反映出新的政治和经济现实。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这样一个前景广阔、影响巨大的项目。当前,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报道和讨论十分丰富,但在学术研究上却略有不足。中国学者更多的是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展提供背景介绍和理论支持,重点关注与“一带一路”倡议有关的投资、金融、贸易、货币,以及中国与沿线国家和有关大国、组织之间关系的问题。中国以外的学者们则更多关注“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国家大战略的关联,包括其对中国西北边疆的治理、对海上交通线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俄罗斯、美国战略大三角以及中印关系的影响。
 

尽管既有文献在帮助我们了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仍有些许的进步空间。首先,当前的研究多以描述性研究为主,避免使用地缘政治、外交政策分析和国际关系等学术概念。事实上,许多分析都是政策建议和解释,而非学术调查。其次,既有研究并未很好的阐述一带一路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影响。再次,许多研究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同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却忽略的二者在对象、目标、环境等方面的不同。最后,大多数研究都将重点放在中国自上而下对倡议的推动上,而忽略了跨国公司、私营企业对倡议的作用。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思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地缘政治是一定空间内既有环境和政治组织转换的表达、世界各地不同的特征以及实践之间的结合。地缘政治的目标、行动与结果并不是简单的政治与经济的结合,也不能狭义得将其看作单纯的政治战略或地缘经济。因此,阐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样的地缘政治项目时,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政治经济的分析路径,将地缘政治中的资本积累和领土控制看作必要且相互支持的活动。地缘政治并非仅仅用来描述世界的表述,也不是国家对外政策的同义词。地缘政治是一系列具有改变能力的项目,这些项目需要充分的论述以证明其合理性,是在广大受众中求同存异达成共识的结果。地缘政治实践与表述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种地缘政治项目中最核心也是最值得关切的一部分。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地缘政治项目,仅从经济角度(如跨国公司)或政治角度(如国家)都过于片面。政治与经济是相互关联的,一个地方的领导可以将其对地域的掌控服务于经济投资,同样的,一个跨国企业可以通过完成政治领导人要求的工程建设提高其盈利能力。这种政治行为体与跨国公司的互动和相互依赖的需求表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相关的地缘政治项目。任何参与其中的行为体的行为都需要结合其他行为体的行为才能进行解释,而这些行为体之间通常跨越了较大的地理距离。因此,作者提出以“全球在地化(glocalisation)”形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更为贴切,因为在该倡议中任何的行动都是通过一定的层次和范围而发生的。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将不同地区及其特定的政治经济属性相连接,这些独特的属性在整个倡议的规划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通过对这些独特要素的连接也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辐射全球。
 

一些西方的评论人士通常习惯于用传统的地缘竞争和地理决定论这些陈词滥调来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解释,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地缘政治并非一种预测框架,过去的历史仅能解释一个问题,即中国对经济利益互惠和各种政治利益的“承诺”,是否会战胜国家间零和博弈的忧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既可以成为国家之间通过控制经济资源进行竞争的新表现,也可以成为基于互联互通而非领土控制的新的政治经济发展形式。中外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质争论不休,但都没有很好的抓住应该解释的重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在进行的实践中,关于市场和领土发展战略之间的平衡表明,该倡议或许既没有固守过去领土政治占主导地位,也没有预示未来地缘政治的流动。相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当代地缘政治在领土与网络之间的不断表达的想象与实践。
 

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些观点
 

作者总结了几位专家从地缘政治角度对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作出的一些判断。
 

1.中国正在推进某些叙事(例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关于经济的,或者是非排他性的),旨在促进各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接受,以及解决与之相反的叙事(例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关于政治,或者旨在创建新的以中国为中心的秩序),这可能会导致反弹或阻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充分发挥其潜力。但必须肯定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改变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过程,是政治和经济相互支持的过程(至少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并在多个层面上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
 

2.从的政治/战略叙事的角度切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得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变革性。各国试图控制印度洋地区的悠久历史,解释了为什么领土因素会导致像中国这样的欧亚陆地大国与印度洋地区隔绝。然而,我们可能正处于一场历史性变革的边缘,因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及其相关项目,特别是基础设施项目,有可能改变印度洋和亚欧大陆之间的历史分界,或者用地缘政治专家熟悉的话说,改变权力与空间之间的联系。因此,“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被视为一个当代的例子,说明扩张性基础设施项目是地缘政治活动的形式,改变了当前和未来地缘政治决策的方式。不管中国怎样反驳国外的批判,无论中国的目标是什么,都存在各种军事、政治、经济和地理因素,这些因素将减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印度洋地区的变革潜力。但这些因素都难以阻止变革的发生。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质上是一种经济走廊。作为“空间修复”(spatial fix)的一种特殊形式,经济走廊是一个地理实体,它将城市、地方区域和国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经济腹地。组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各个国家和城市在经济效益和基础设施质量方面表现出广泛的异质性。这些差异将影响他们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看法、参与和贡献的能力。就印度而言,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连的中国经济走廊将与其制定的一些经济安排竞争,而印度的经济缺陷(例如,对货物流动的官僚和有形障碍)意味着它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获利将是有限的。这只会加剧印度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焦虑。归根结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按计划运作的可能性取决于国家和非国家行为者对其的接受程度,以如何调动其政治和经济资源支持这一倡议。
 

4.与那些强调全球权力结构变化决定中国外交政策行为的人不同,有学者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走向衰落之时作为一个半外围国家的一种战略。产能过剩、资本回报率下降、对资本投资的过度依赖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经济问题,刺激了一系列“外向型”政策,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都在其中发挥了作用,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因此,“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被视为对过往历史中大国战略的重演,这些战略结合了领土和经济逻辑,为国内需求创造了全球经济联系。同时,中国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可能会赋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种独特的地缘政治形式。
 

作者:白永辉(Jean-Marc F. Blanchard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特聘教授和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科林·弗林特(Colin Flint),犹他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

 

来源:Jean-Marc F. Blanchard & Colin Flint (2017) The Geopolitics of China’s Maritime Silk Road Initiative, Geopolitics, 22:2, 223-245

相关搜索:一带一路地缘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