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专题首页 > 正文

佐利克:中美均需阐明增长战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月访美对世界经济的重大意义,可能堪比1979年时任中国副总理邓小平访美之旅。
   今年夏季的局势,让全球不由得怀疑中国实施结构性经济改革的决心。中国过去由出口、投资和储蓄提供动力的高速增长模式,必须转变为由内需和消费拉动的增长模式。这样的调整始终需要高超的掌舵技巧。2013年11月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这一旅程绘制了一份包含326点内容的路线图;改革派人士解释,完成这张路线图将需要7到10年时间。今年早些时候,中国经济放缓,中国政府却将股市飙升誉为信心犹存的迹象。
   但是当市场暴跌的时候,中国政府缺乏章法的应对之举似乎起到了反效果。党似乎决心连人和市场一起管。一些人想知道,这些干预措施——依赖国有企业、监管指令以及巨额政府资金——对中国未来的改革意味着什么。硬性施加控制的做法,似乎与开放金融市场以改善资本分配、依赖市场价格配置资源、发展一直充当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的私营部门等各项计划都背道而驰。
   1979年,中国的经济改革让人们看到了世界经济将极大发展的希望。到今天,中国的经济表现推动着全球范围内的供应和需求。实际上,去年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40%左右。
   如今,中国经济步履蹒跚,而世界经济举步难艰。7年来,发达经济体一直凭借非常规货币政策来推高资产价格、压低利率并用流动性扑灭风险。七国集团(G7)正竭力从政府刺激的增长模式,转向由私人部门主导的可持续的增长。许多新兴市场遭受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和中国需求下降的重创。美元持续升值以及美国加息的前景,将让一些发展中债务国面临“美元紧缺”。
   然而,中国的难题不会带来全球暴跌的风险。中国政府拥有许多刺激经济的工具,况且还有巨额外汇储备。习近平要面对的关键问题是:中共计划怎么让结构性经济改革计划回到正轨?细节非常重要。中国的新汇率政策既可能是向着开放资本市场、引导投资流向更具生产性的领域迈出的一步,也可能是为推动出口而采取的竞争性贬值举措。
   如果中国政府回到依赖国有企业“维护稳定”的老路,效率低下、缺乏透明度、不太受市场纪律约束的特殊利益群体就会得势。邓小平和朱镕基利用外来竞争,推动中国公司和工人迈向世界级水准。如果中共现在维护国家的“宠儿”,庇护本土创新者,并将问题归咎于外国干预,中国的市场注定要落后。
   2013年中共三中全会的大胆改革设想承认不同活动之间彼此关联(比如税务改革、市场定价、通过改革户籍制度进行劳动力市场改革、环保收费和整顿,以及扩大服务部门),所有这些都与中国的城市化相关联。但下一步呢?
   习近平视为重要任务的事项彼此冲突。他的反腐运动意在让中共恢复活力——以及增强他在2017年挑选下届政治局常委的权力。中国在对外方面抛弃了邓小平的谨慎,而倾向于主张大国特权,这让笼罩在中国阴影之下的国家感到担忧。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应该阐述美国在税收、福利支出、移民和贸易方面的结构性经济改革计划。但习近平可能不得不等到奥巴马的继任者上台才能听到美国的经济增长计划。与此同时,美国私人部门在能源、软件、大数据应用、生物工程和机器人领域的活力,为全球增长做出了美国的贡献。
   全球最大经济体的领导人们现在必须阐明各自的增长战略,对于可能妨碍合作的经济、安全和网络方面的风险,必须敞开来谈。假如今日在政策上放任自流,世界经济将有被湍流淹没的危险。
   本文作者曾任世界银行(World Bank)行长和美国贸易代表。
   (译者/何黎  爱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