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正文

第六届尚道中国发展论坛顺利举办

更新时间:2023-11-09 15:22:16  |  来源: 尚道社会研究所

第六届尚道中国发展论坛
暨“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与对外关系”研讨会顺利举办

2023年10月21日,尚道社会研究所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尚道中国发展论坛暨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与对外关系”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南京大学、哈佛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波士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澳门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法国高等经济商业学院、同济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20位学者参会。
 

10月21日上午,论坛正式开幕。主办方尚道社会研究所所长寒竹先生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郝福满(Bert Hofman)教授分别致欢迎辞。两位老师首先对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地的嘉宾学者参会表示了热烈欢迎,并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出席此次论坛。2023年是中国未来发展有着特别意义的一年。中国社会在经历了三年防疫封控后,在今年开始回归常态,对2023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分析可以基本看出未来10年甚至更远的发展趋势。两位老师共同期待参会学者围绕“中国现代之路及对外关系”这一主题,畅所欲言、深入交流,在接下来的发言和思想的碰撞中产生出富有成果的讨论。
 
紧接着,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郝福满(Bert Hofman)教授主持了第一场学术讨论。
 
乔治华盛顿大学东亚研究、政治学暨国际事务教授沈大伟 (David Shambaugh) 以“中国令世界愈发不安”为题,介绍了中国外交形象在国际舞台上的变化,并试图解释和探讨此变化的原因。他提到了关于中国外交形象在西方世界存在的一些负面声音。随后,他探讨了中国的外宣政策,介绍了外界对中国外交及宣传的看法。同时,他还研究了中国政府对外宣的策略,中国的软实力建设以及对外宣传策略所面临的挑战。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前德国驻上海总领事芮悟峰(Wolfgang Röhr)做了题为“蹒跚前行——动态清零之后的中国经济及政策”的演讲,阐述了中国经济在动态清零之后的发展状况。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政治因素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其中,疫情期间的一些防控措施和俄乌战争对中国在欧洲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他还特别提到德国政策和企业对华态度,认为德国政界和商界的对华态度正在发生一些变化。最后他建议中国需要采取实际行动改善营商环境,增进与欧洲的关系,解决当下存在的中欧关系困境。
 
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学教授、费正清中心主任宋怡明(Michael Szonyi)教授以“中国不结盟外交政策的历史与现实”为题探讨了中国历史对现代政治叙事、外交政策和全球治理的关键影响。他梳理了中国有关结盟的历史,探讨了朝贡制度在当代地缘政治中的多样解释,分析了中国在全球治理态度上受其作为地区领导者的历史影响。他认为,历史对中国全球治理的态度和不结盟政策有着深远影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校长讲席教授,全球研究项目主任郝雨凡以“中美战略竞争的发展趋势”为题分析了中美关系的演变和现状。他认为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现代化,中美合作关系至关重要。然而,自特朗普时期开始,中美关系急转直下,相互的不信任和竞争加剧,对两国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当前,中国的首要目标是维持国家政治稳定,防范化解风险,在外交上则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发挥其国际影响力。他认为,双方仍然存在着共同利益,都应该避免国内问题所导致的双边紧张局势。
 
尚道社会研究所所长寒竹老师做了题为“后‘后冷战’时代的中美竞争”的演讲。他首先对后冷战时代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尤其是其定义的模糊性,认为后冷战时代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共产主义体制的崩溃,直至21世纪初的大约2015年之间。这个时代的特点是没有主要大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对抗。他随后对后‘后冷战’时代的竞争出路和展望做了分析,认为中美之间存在价值观差异和地缘政治冲突,双方的竞争是激烈且充满风险的。然而,双方都强调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中国在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方面面临挑战,而美国的经济强劲发展受到贫富差距、种族问题、枪支控制和安全问题等方面的困扰。竞争不可怕,只要双方继续寻求合作空间并避免战略错误,这种竞争也有可能促进社会发展。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郝福满(Bert Hofman)教授以“脱钩:字面与现实”为题对经济全球化及贸易冲突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尽管出现一些生产过剩问题,但中国的经济政策正在取得成功,经济重心正在转向实体经济。当前全球化正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挑战,特别是消费端恢复的不确定性,虽然当前尚无充分数据证实全球经济正在脱钩,但未来脱钩或将成为趋势。作为应对,中国作为全球贸易的重心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减少了对美国进口的依赖,增加了向东亚、尤其是东盟国家中间产品的出口。此外,针对国际投资环境,郝教授还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和贸易数据的变化,表明了潜在的变化趋势。
 
美国波士顿学院政治学系陆伯彬(Robert S. Ross)教授做了题为“中美竞争的历史及未来”的演讲。他首先概述了各种对中美战略竞争的看法,包括“解释螺旋”概念,即两国对彼此行为、误解或误判做出的连锁反应。他认为中美双方试图理解对方的意图,并制定了政策来应对对方的行动。中美对话和交流,非常必要且有意义,但双方目前仍停留在表面,都在追求各自的战略优先事项。美国的反应不仅是针对中国的政策,而是在回应中国在这些领域取得的成功。中美之间的竞争将是长期的,对于中国来说,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应对美国的政策,包括科技战、贸易战、东亚政策和欧洲政策。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客座教授由冀做了题为“乌克兰战争与中美军事竞争”的演讲。他首先引用了澳大利亚学者和中国的观点,提出了美国能否接纳中国崛起的疑问。他引述了美国的“从实力出发进行竞争”的政策,指出了美国的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内政策,以及美国想要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他提到,随着中国在军事上缩小与美国的差距,美国方面认为用来阻止中国军事崛起的时间窗口已经大大缩短,美中存在的军事竞争加剧了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
 
法国高等经济商业学院访问教授、哈佛肯尼迪学院研究员陆克(Philippe Le Corre)教授做了题为“中欧关系的未来及其对跨大西洋关系的影响”的演讲。他提到了欧洲在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所经历的安全、能源和地缘政治等多方面的挑战,以及欧洲对于当前全球战争和冲突的担忧,包括与俄罗斯的关系和安全形势的恶化,以及其他地区的动荡。另外,他着重强调了中欧关系的现状,指出中国在欧洲地区的形象没有得到改善,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选择。他也提到了“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的局限性。最后,他指出,欧洲目前陷于两难,一方面受制于北约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在经贸上依赖中国市场,表示欧洲需要增强自主性,避免陷于中美竞争的漩涡。
 
上海纽约大学政治学副教授雷爱华做了题为“调整民族主义情绪?一带一路战略叙事背景下的中国对外关系”的发言。他的演讲重点关注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等战略叙事对中国国内外政治以及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他首先提到了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在遭受危机时受到中国援助的情况。其次,他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与南海领土争端之间的关系,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可能对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水平产生影响,尤其是在涉及领土主张和地缘政治的问题上。他分析了中国在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地区对待争议时的不同反应,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政策会影响中国内部民族情绪和国际反应,并提到中国政府在这些反应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最后,他认为中国的战略叙事与国内反应相互影响,可能影响特定双边关系的发展方向。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特任助理研究员周文星博士作了“俄乌战争与世界权力转移:是什么塑造了美国台湾政策的转变?”的演讲。他从新古典现实主义的角度审视了自2022年2月下旬俄乌战争升级以来美国台湾政策的变化。他认为俄乌战争对美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加剧了美国人对中国在台湾海峡潜在使用武力的紧迫威胁的看法,并为华盛顿修改台湾政策提供了新的动力。然而,他认为,在新古典现实主义指导下的三级理论框架下,这场战争只是加速了前总统特朗普发起的美国对台湾政策变革的步伐,他转变了美国的对华政策,主要是因为美国认为美中权力分配发生了变化,对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及其外交政策越来越担忧。随着权力分配的变化和威胁认知的螺旋式上升,预计华盛顿将更加疯狂地打台湾牌,并在不久的将来加强其台湾政策的“乌克兰化”趋势。乌克兰战争将继续推动华盛顿对台湾政策轨迹的演变。然而,鉴于美国对台湾政策面临的系统性压力,战争的影响仍然有限。

除了以上学者之外,原定于参加会议的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高级研究员William Overholt也对中美关系和中国经济发展发表了见解。他认为大部分关于中美关系的文献都集中在冲突的政策上(例如,关于南海或知识产权的问题)或者是国际体系的特征上(如多极化、霸权或修昔底德陷阱)。但是,冲突也会因为国内问题而国际化。美国经济正从制造业劳动力转向服务业劳动力,主要是因为技术进步。但是,美国的两党政治家都觉得将制造业工作岗位的减少归咎于中国,比在国内做出困难的决策更为方便。同样地,随着中国的发展,其原本较为简单的经济和社会变得复杂,并且面临可预见的经济问题和政治挑战。

在研讨会的互动环节,与会嘉宾就中国经济、中美关系以及中欧关系等议题展开了激烈的思想碰撞,提出了富有洞察力和启发性的见解。他们深入探讨了这些议题,从多个角度出发,阐述了各自观点的合理性和重要性。与会者们对于2024年充满期待,期望能够再次举办线下活动,进行更多面对面的、建设性的交流。

相关搜索:现代化对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