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正文

第二届“百年变局中的中国与西方”高层论坛顺利召开

更新时间:2023-03-30 12:58:40  |  来源: 尚道社会研究所

第二届“百年变局中的中国与西方”高层论坛
暨“全球化、民粹主义与中西方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2023年3月25日,由尚道社会研究所、中山大学语言研究所、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型外语学科学术联盟主办,流溪书院、广州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二届“百年变局中的中国与西方”高层论坛暨“全球化、民粹主义与中西方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来自上海纽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澳门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南方学院等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20位学者,围绕民粹主义、全球化、中美关系、美国国内政治、中西方文化交流等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上午9点整,尚道社会研究所所长寒竹老师致开幕辞。他表示,尽管尚道社会研究所每年都会和许多高校进行合作,但是他对每年与流溪书院、广州南方学院举行的学术活动非常重视。因为尚道社会研究所与流溪书院、广州南方学院都是民间机构。在世界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文化成果都产生于民间社会。马克思、列宁的核心思想都是在对当时社会的独立思考时形成的,而中国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也是产生于民间。寒竹老师希望借助本次会议,能够促进各位专家学者,尤其是民间学者的思维碰撞。
 
上午的主旨发言中,与会学者主要就全球化、民粹主义、中美战略竞争相关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尚道社会研究所所长寒竹老师首先以“全球化、区域化和集团化之比较分析”为题,对全球化的历史和当下新格局进行了阐述。寒竹老师认为,全球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政治从根本上说是依托于民族国家的。经济的全球化与政治的地方化总是纠缠在一起。很少有纯粹的、不受阻碍的经济全球化。从1990-2010年间全球化是少有的黄金时代,世界呈现一种“无差别、全方位”的全球化。但从历史的长河看,世纪之交的那二十年只是全球化的特例而非常态。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经济全球化总是受到民族国家形成的地缘政治的限制。目前,全球化的理想化时代已经过去。但这并不是全球化的死亡,而是全球化重新回到它的常态。“碎片化”为形式的全球化正在取代无差别的全球化。中国如何在这种新形势下找准自己的定位,将是一个重大课题。
 
上海纽约大学政治学实践副教授、社会科学本科培养负责人雷爱华 (Ivan Rasmussen)作了“衰落论者的式微?美中‘负面竞争在美国是如何被用于反全球化叙事”的演讲。“衰落论”是美国国内的一种叙事,认为全球化让美国实力相对于其他国家在衰落,尤其是中国。为了阻止美国衰落,美国应该反全球化并减少对盟友的承诺。这种叙事在特朗普时期走向主流,被美国国内的保守派利用并大肆渲染,用于和中国的负面竞争,也对美国的同盟体系和既有全球架构形成了一次冲击。雷爱华博士认为,尽管当下的美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美国衰落论”被夸大了,美国也并未在全球化中吃亏,过度炒作“衰落论”有加剧中美冲突和全球不稳定的风险。
 
接下来,两位著名学者就近些年被大众广泛讨论的“民粹主义”这一概念,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萧功秦教授作了“关于民粹主义的概念、类型和政治意义的若干思考”演讲。系统性地介绍了民粹主义的基本含义、起源以及流派,讲述了源自美国的人民党主义和19世纪的俄罗斯民粹派。随后提出了民粹主义社会的三个核心特征:没有中间组织、人民至上主义和具有超凡魅力的政治强人,并分析了当代欧洲和拉丁美洲的民粹主义。最后,萧教授重点讨论了当下中国社会出现民粹主义思潮泛滥的可能性,反对过于极端的民族主义,主张坚持改革开放,与西方和第三世界国家继续产业、资源、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优势互补。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语言研究所所长丁建新作了“民粹主义的幽灵:新媒体时代的语言和政治”演讲。丁教授对民粹主义的概念、内涵作了进一步的补充,提出民粹主义的六个特点:草根性、边缘性、反抗性、依附性、道德性、理想性。在特定的情境下,民粹主义也具有一定合理性。但过度的民粹主义、把人民视作一种道德的乌托邦化身,会给国家带来负面影响。英国脱欧,欧洲反移民、反全球化,乃至中国的极左思潮、极端民族主义都损害了国家利益。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特任助理研究员周文星博士作了“中美战略竞争中的小国抉择:——以新加坡主流智库研究为中心的分析”演讲。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大背景下,中小国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周文星博士以新加坡这个地位特殊的国家为例,通过研究其主流智库对中美关系的分析把握该国,乃至东盟地区的外交动向。周博士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与案例研究法,分析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以及国防与战略研究所等三家主流智库专家近年针对中美战略竞争发表的代表性文献,把握新加坡这一东南亚国家对中美竞争的认知趋势、影响因素与未来走向。研究发现,多数智库专家主张新加坡和东盟国家采取平衡外交政策,拒绝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以便维护新加坡、东盟和其他成员国利益的最大化。
 
内蒙古大学王建军教授分析了“美国与蒙古的文化人文交流及对中国的影响”。王教授介绍了美国-蒙古交往的历史,重点讨论了美国在蒙古民主转型后,通过派遣和平队、参与蒙古媒体运作、建立文化信息中心、为蒙古赴美学习研究人员提供便利等多项措施,提升了美国在蒙古人心中的好感度,传播了美国的软实力。而与此同时,蒙古也在积极和多个国家增进外交联系。王建军教授建议中国驻外人员也要相应地帮助和参与当地的文化传承,照顾当地民众信仰,为中国在海外争取正面形象。
 
下午,与会学者就多个话题进行了广泛演讲,除中美竞争和民粹主义外,还涉及中西文明交流、大众文化、美国和日本国内政治。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吴湘宁博士对“中美技术竞争下的中小国家选择”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以越南为例,重点介绍了其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现状。中美正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而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发展,在奥巴马时期仅仅是警惕,在特朗普时期则大幅升级,到了拜登时期更是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当下,美国以“小院高墙”为指导方针推动与中国的“定向脱钩”,重塑全球产业链以减少对华依赖,还试图联合盟友结成遏制中国的统一战线。相应的,中国也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本国科技发展。在演讲的后半部分,吴博士分析了中小国家在中美竞争中的战略抉择,指出美国和伙伴国合作也面临挑战,许多国家不愿意完全倒向美国,选择独立自主,和中美同时保持往来。最后,吴博士重点分析了越南在中美竞争中的路线和发展现状,肯定了越南的发展成果,同时也表示越南存在一些潜在问题需要改进。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朱黎黎作了“中美战略竞争话语与文化关联域”演讲。朱博士分析了中美外交人员、官员在谈论中美贸易冲突时使用的话语,中方的话语总体上较为温和,多使用“繁荣”、“稳定”之类的正面词汇,主张通过谈判解决中美冲突,要求美方停止对中国的不公平对待。这凸显出务实、乐观的态度。美方则以“补贴”来合法化开启贸易战的理由,并使用“战争”、“暴力”、“敌对”等词汇,将中国描绘成敌人和威胁,把自己描绘成正义斗士,合理化、内化自身利益和价值观。对此中国媒体应该更主动地基于事实来进行客观报道,争取掌控国际话语权。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唐立新教授作了“中西文明交流史视野下的‘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演讲。唐教授首先厘清了“一带一路”的真正概念与范围,并从张骞出使西域开始,梳理了中国和西方两千年来文化交流的历史。中国和西方的交流历史比许多人想象中的要长久、深入,许多宗教、思潮、语言乃至农作物都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在当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国学热”复兴,中外文化交流必将进一步加深,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广奎教授以“论大众文化的功用及其消费的全球化趋势”为题,对大众文化这一概念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讨论了大众文化的定义、特点、走向、功用,重点探讨了大众文化消费在科技发展、语言国际化、经济和政治全球化等背景下出现的全球化趋势。张教授最终重点阐述了如何引导大众文化消费这一议题,主张国家应加强普法、健康与审美教育,让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得以提高。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孟唯瞻博士以2020年大选及2022年中期选举中出现的争议为案例,分析美国政治中的选举操纵与舞弊问题。在美国历史上,选举舞弊现象从未停止,而自奥巴马上台以来,选举舞弊相关的阴谋论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自2020年大选开始更是成为流行于美国政治的热点话题。共和党方面认为,在2020年大选和2022年中期选举中,民主党采用多种手段进行选举舞弊,试图以此来破坏美国民众对民主政治运作的信心,而民主党方面则认为美国选举制度存在系统性不公正,并反驳共和党关于选举舞弊的说法。可预见的是,即便特朗普在未来离开政坛,共和党也不会放弃对选举本身的质疑,而这将增加美国政治的撕裂。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德国驻上海前总领事芮悟峰博士(Wolfgang Röhr)就民粹主义、语言与德国的对华看法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就德国对华态度而言,芮博士表示,德国从全球化贸易中受益良多,但俄乌战争对此构成了威胁,促使德国考虑一旦台海出现危机应该如何处理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许多人提出与中国“脱钩”,但不论是他本人,还是德国高级官员,抑或德国企业都认为,“多元化”而非“脱钩”才是更好的选项。就民粹主义议题,芮博士认为,民粹主义在目前的德国并不占据主要地位,也很少有政治家像美国两党那样鼓吹对华采取极端强硬政策。最后就语言议题,芮悟峰博士指出,西方媒体在对中国进行报道时,常年累月地使用负面词汇和陈词滥调,描绘贬义形象,而非真实、客观地描述中国。在发言的最后,芮博士列出了一系列民调,显示尽管德国民众对中国看法发生一些改变,但并不打算在中美之间站队,同时也有更多的德国人认为中国会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
 
肇庆学院副教授、流溪书院院长杨维忠就英语的地位和民粹主义发表了自己的评论。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上升、民族自豪感的增强以及中国和西方的冲突加剧,许多人认为中国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的英语教育了,甚至主张把英语从高考科目中拿掉。杨维忠院长指出,英语在历史上为中国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潮起到关键作用,其地位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从大航海时代开始逐步确立的,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松动的可能。假如在学校中取消英语学科,将会让中下层的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英语教育,而整个民族也将缺少外语人才,无法和西方交流互动,学习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对此,我们一定要警惕民粹主义思潮,不能开“闭关锁国”的历史倒车。
 
广东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庞琳就沙特阿拉伯与伊朗在北京达成和解协议,讨论了其深度人文内涵与历史意义,指出“北京和解”开启了一个全球化的新阶段。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东地区教派冲突对耗严重,沙特和伊朗均出现战略透支的问题。沙特过于依赖石油相关产业,需要加强发展转型;伊朗国内民众抗议不断,重返伊核协议遥遥无期,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有动机缓和矛盾,为中国从中介入调停,取得重大胜利提供机遇。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调停提供了不同于美国的另一种外交模式,即与两个国家都建立友好关系,而不是用一个国家制衡另一个国家。
 
广州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王伟博士讨论了日本的民粹主义现象。王伟博士介绍了几种关于民粹主义的定义,认为日本的民粹主义不同于传统上大家熟悉的欧洲和拉美的民粹主义,是一种作为工具的民粹主义而非价值层面的民粹主义。日本民粹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日本维新会的桥下彻,此外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和现任首相岸田文雄也有民粹主义倾向。但总的来说,这些政治家更多的只是把民粹主义当成一种策略和风格,并没有上升到国家层面。日本稳定的社会结构、完善的福利以及自民党长期的一家独大,都决定了日本难以出现典型的民粹主义风潮。
 
与会专家学者演讲结束后,尚道社会研究所所长寒竹老师致闭幕,肯定了各位嘉宾的发言,也感谢来自广州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流溪书院以及线上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生和老师参加旁听。与会人士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就民粹主义、全球化、中美关系这几个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讨论,在当下中国和西方在经济、科技、军事、网络等多个领域出现冲突或有潜在冲突风险的情况下,非常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供稿:周诗昊/尚道社会研究所

\

 
 
(会议现场)

\
 
(部分线上学者发言)
 
 
 \
(线下参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