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正文

第四届尚道中国发展论坛顺利举办

更新时间:2021-11-23 15:03:20  |  来源: 尚道社会研究所

2021年11月13日至14日,由尚道社会研究所和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主办,香港欧亚研究院协办的“第四届尚道中国发展论坛暨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关系” 线上研讨会顺利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澳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哈佛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密歇根大学、巴黎商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聚焦于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国的经济发展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中美关系还有可能回归正常吗?
 
中美关系跌入低谷并陷入僵局的根源何在?中国与美国、与西方世界的分歧是根本性的,还只是具体领域中的利益冲突?目前中美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新冷战”还是“冷和平”? 中美之间是否能够有效地避免两国发生意外冲突?中美关系还有可能回归正常吗?这是与会学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尚道社会研究所所长寒竹老师以“时间对于中美关系的意义”为题演讲,他认为中美之间结构性的矛盾与价值观的分歧深刻地影响着两国关系,但最近两国都释放出一些积极的信号,特别是最近两国政府首脑的视频会晤,两国都表现出管控危机与寻求缓和的意愿。从发展的眼光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的分歧甚至对立虽然还存在,但却有可能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条件和新的思路。因此,中美两国在当前避免直接冲突,求同存异,是符合两国利益的。
乔治华盛顿大学东亚研究、政治学暨国际事务教授沈大伟(David Shambaugh)以“管控中美竞争”为题指出,目前的中美关系已遭受挫折,双方减少了接触,此前的几次高层对话未见明显成效。中美之间应该是负责任的竞争关系。然而,目前中美双方在理解彼此关系上有一定的误差,美方认为中美之间应该管控危机,但中方似乎不接受中美之间的竞争关系,强调合作是唯一的道路。作为学者以及从美方的角度来看,沈大伟认为“竞争”并非等于遏制,美方并不希望遏制中国,而是希望与中国展开竞争;“竞争”并非意味着“零和博弈”(zero-sum),也不是合作的反义词,竞争与合作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校长讲席教授,全球研究项目主任郝雨凡教授指出,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源自双方所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中美未来的战略竞争若能限制在经济和科技领域,那么双方就有可能重设彼此的关系。若中美之间的竞争扩散到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并触及中国的核心利益(诸如台湾问题),那么竞争将难以管控;若中美双方能将竞争和合作相结合,避免战略误判,那么中美之间的关系有回归正常的希望。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主任宋怡明(Michael Szonyi)教授以“2021年的中美关系:冷战的类比有用吗?”为题就如今用“冷战”一词来描述中美关系的类比展开讨论。他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指出“冷战”本身就是一个有问题的表述,因为美苏冷战并不“冷”,当时也导致了人员的伤亡。如今用“冷战”类比中美关系有两个问题:首先是准确度;二是能否会带来益处。实际上现在全球并不是像过去一样分为两个阵营,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非常密切,中美之间的关系也非零和关系,双方可以在气候等诸多领域合作。对于美国决策者而言,若采用“冷战”来界定中美关系,那么将会在高层人才流动、经贸交往、华裔人才的处境等方面面临巨大损失。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巍以“中美战略竞争时代的刻意误解”为题演讲,他认为在理解中美关系的变化方面,中美双方有各自的时间表和认知逻辑。随着2020年的新冠疫情的爆发,中美双方在意识形态、国家治理、公共卫生领域也展开不同程度的竞争。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转变?一些学者将之解释为“修昔底德陷阱”,美国一些学者还用“文明冲突理论”来解释。然而,这些宏大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
 
夹在中美之间的欧洲与“印太地区”
 
拜登政府上台以来,更加注重重建与盟友的联系,并逐步返回了相关国际组织和多边协定。与此同时,美国进一步加强与欧盟、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同盟关系,深化了与东盟和印度的合作关系。如何看待中美在印太地区的竞争?欧洲对于中美战略竞争的立场看法如何?与会学者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非驻院高级研究员陆克(Philippe Le Corre)以“欧盟应对中美对抗的方式:分裂与团结”为题演讲。他指出,今年对于中美关系而言是非同一般的一年,美国在2021年年初更换了总统,而欧洲正在重新定义他们的对华政策,同时从各个领域加强与华盛顿的联系,包括贸易、科技、气候以及卫生。欧盟成员国近年来看到了政治极化和亚洲地区冲突带来的威胁,但是大多数欧洲领导人认为,不能牺牲经济利益来加入反华阵营。因此,欧洲将继续选择其第三条道路(同时维持与中美的关系),来自世界各极的力量将促使欧洲朝着该方向前进。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德国驻上海前总领事芮悟峰(Wolfgang Röhr)博士以“夹在中美之间的欧洲”为题指出,欧洲可能已经到了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了,这种观点正变得越来越流行。尤其是随着拜登赢得总统大选后,欧洲的“跨大西洋主义者宣布”,应迅速恢复与美国的密切合作。不过,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反复指出的,欧洲不应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偏袒任何一方。欧洲有其自身的利益,很多国家认为中国的崛起无论如何都会发生,因此应该被视为机遇和挑战。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胡伟星教授分析了“印太地区的中美竞争”。胡教授指出,虽然中国不希望用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但现实是印太地区逐渐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一个焦点。该地区不单是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地缘政治的构建,涉及到地缘政治、经济、科技及创新、价值观、全球治理五个领域的竞争,这五个领域相互关联,并非孤立存在。双方目前都在争取那些既不是美国盟友,也非中国铁杆伙伴的中间国家。然而,印太地区涉及多个国家,每个国家有自己的利益和意志,不可能为任何一个国家所控制。可以预见到,中美未来会更加强化外交方面的竞争,这是一个需要加以关注的重要领域。
 
中国经济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应当如何看待中国当下经济发展的走向?怎样看待中国政府对市场的强监管与改革开放的关系?怎样预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穆萨瓦·拉赫玛尼商业与政府中心高级研究员欧威廉(William  Overholt)主要分析了“中美的监管转型”,讨论了今年以来西方对中国日益强硬的监管的困惑与不安,包括中国政府针对金融行业公开募股、滴滴出行、视频游戏的监管。他认为,北京和华盛顿正在经历同样的治理方面的难题,例如(行业)竞争政策、高科技行业的监管、房地产泡沫问题、数据监管、数据安全、供应链安全、人口老龄化问题、环境和气候变化、教育改革等问题。总体来看,华盛顿所采取的措施有些不足,而北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处理好收入不平等、国企与民营企业的关系等。
 
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教授、国际研究院院长高敏(Mary Gallagher)以“共同富裕:老问题,老目标,新策略”为题围绕中国国内政策展开演讲。她认为,这一届政府在扶贫、反腐败等问题上取得了有效进展,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当前仍然面临着收入不平等、经济增长放缓、社会流动相对降低等问题。此外,由于中国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中国能否有效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压力,中国能否在房产税、慈善事业等二次和三次分配上推进改革,并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将面临诸多挑战。
 
巴黎商学院教授、学术主任,深圳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学术主任赵克锋(Benjamin Chiao)以“大湾区与世界”为主题指出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在协同发展、人口、金融、科技研发等方面可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世界级湾区并驾齐驱,正在成为拉动地区和全球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尽管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受到了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面临着时间、预期、制度、资本和收益的错配等问题,但是长远来说,粤港湾大湾区相对于其它湾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一定优势,该地区的GDP也将会因其发展潜力而持续有所增长。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Firoz Lalji非洲研究所教授、中非项目主任于泽教授主要分享了中国经济和绿色科技的发展前景,她指出中国目前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已经完成,已经开始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2035远景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中国在未来仍然需要全球市场与供应链,仍然需要与欧美等国家加强合作。中美在金融监控和绿色科技、气候变化等方面存在共同利益,例如在金融的监管领域,中国这几年也在加强与华尔街专家的合作。尽管双方在高科技领域因中美关系的紧张而暂时放缓,但是中美在应对气候问题和推进碳中和目标方面可以探索更多合作空间。

第四届尚道中国发展论坛是在拜登上台后,中美关系有可能出现转变之时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学术对话。今年的会议不仅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中美关系展开研讨,还加入和分享了来自欧洲的声音。与会学者均表示,在中美关系仍然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学者们加强沟通交流、分享各自看法意义非凡,大家都期待疫情早日散去,明年能够线下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