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正文

“当代中国的历史渊源”学术研讨会在宁举行

更新时间:2018-05-08 16:54:00  |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当代中国的历史渊源”学术研讨会会场 本网记者吴楠/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 通讯员曹朝龙)如何认识当代中国?哲人莱布尼茨说:“现在包含着过去,而又充满着未来。” 当下的中国来自过去的中国,但何为过去的中国?中国悠久的传统是单线还是多线?是什么样的传统在今天的中国发挥主导性的作用?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要告别中国旧有的历史传承,还是要弘扬历史传承,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

  鉴于此,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尚道社会研究所于5月3日举行“当代中国的历史渊源”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相关机构的近20位中外专家学者围绕当代中国何以形成这个议题,探索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政治革命、制度建构、社会改革与过去两千多年历史传承的渊源关系,寻找仍在当今中国发生主导性作用的历史基因,以期达到对当代中国现实与未来发展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会议当天,共有13位专家进行了主题发言,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里峰和尚道社会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寒竹分别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主题发言。

  当天上午,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以 “鉴别历史还是理解当下:‘当代中国历史渊源’研究的意义”为题阐述了他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对当代中国历史渊源研究的看法。他表示,当代的中国继承了历史中国的一些因素,但不可否认中国文化是多元复合性的文化。相较于探索哪些因素影响了当代的中国,我们更应当要探索应当凭什么标准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在演讲中,他以郑和下西洋为个案阐述了历史叙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表示,不是所有的中国历史传统都能继承到当下中国,关键是谁来决定继承与否的标准。但他也强调,这一标准不能过于工具化,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肖滨则以“传统中国大一统制度选择的政治逻辑”为议题进行主题发言。他从中国制度选择的历史以及与其相关理论争论出发,分析了与之相关的理论问题和政治逻辑,并提出了传统中国大一统制度选择的政治逻辑与现代中国国家建构的讨论议题。他认为,大一统是中国政治制度选择的始基与出发点。今天的中国和传统的中国是连在一起的。

  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院长孙江接着以上两位专家的发言,谈了自己对中国历史“断裂中的接续”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当代和过去毫无疑问断裂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延续的。他从华夏与边缘的关系、中心在何处、大运河等议题展开,并表示,“拿来用”的历史是一种“远离原因”的历史,是不真实的。中国之所以有今天,它和历史的关联还是很密切的,无论是通过诠释的历史,还是自然延伸的历史,历史性的因素始终在人们今天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华以“人民战争对制度成长的多重影响”为题,从人民战争的四个特点、战争如何塑造制度形态以及统一战线、群众路线对制度成长的重要性几个方面阐述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在近代中国共产党制度建构和成长的进程中有三个方面值得讨论和研究:一个是政治考量多于制度考量;二是动员逻辑是理解中国制度成长的钥匙;三是民主在制度建构中有突出的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名誉院长徐勇教授以“血缘延续:中国政治的底色与路径”为题进行主题演讲,他首先回顾了第一代美国“中国通”费正清和第二代美国“中国通”彭慕兰等西方视角对中国认识的限度,对比了中西文明原生血缘关系的差异。他认为,久远的血缘关系一直延续至今,但随着社会变化,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利益关系日益突出,血缘关系底色逐渐消褪,形成现代政治制度。中国经历了宗法国家、帝制国家与政党国家,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血缘关系底色并不会简单褪尽,仍然在继续影响着政治生活和政党政治。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凤阳借用亨廷顿《失衡的承诺》一书的分析框架来解释既定政治体系的弹性和容受力。他表示,中国国家治国纲领的“硬核”是社会主义,“保护带”的内容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则因不同时代的发展要求而有所不同。他认为,一套治国纲领因“保护带”的调整而为差异性或对撞性的诉求提供合法空间,说明它含有某种程度的内在张力。但反过来看,在坚守“硬核”的前提下积极调整“保护带”,也意味着通过在社会治理层面兼容多重价值,而为差异性或冲撞性诉求的体制内舒缓提供了可能。

  尚道社会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寒竹则就“平民主义传统与现代中国”展开研讨。他认为,平民主义是理解中国社会的一把钥匙。中国传统丰富而繁杂,但最根本的是平民主义传统,平民主义奠定了中国社会的扁平化的社会结构、中央集权的国家结构形式和大一统。这个平民主义传统来自诸子百家,如先秦兵家的功利主义、法家的平等主义与强国家学说、儒家的民本思想等。

  当天下午共有六位学者发言。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萧功秦通过回顾自清王朝濒临崩溃以来中国所经历的六次政治选择,指出中国有过一个漫长的寻求强势国家来重建现代化基础的历史过程。转型时代的中国,为避免社会失序,不得不求助于传统,并对意识形态进行创新性建设,以使强势国家真正发挥作用。但在传统的选择与现代化进程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或紧张。在新的历史时代,使传统文明被选择性予以强化的那些要素在实现积极维系人文秩序的功能的同时,又能避免简单复归传统所导致的文化困境,这是克服近代以来的中国人在传统问题上陷入的二律悖反矛盾的一种思路。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闾小波认为,今天的中国,既不是西方那样一种所谓的普遍主义,同样也不是一个特殊主义的再生,而是普遍和特殊之间的一种调和。受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启发,闾教授通过对比王韬的《重民》、李大钊的《民彝与政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来探讨中国现代国家的“根本性议程”。这三人在思想上存在递进关系,他们的作品主题都是在持续地追问如何构建现代中国,而且三人都是围绕“民”来展开的,“何以安民”就成了他们来思考国家根本性议程的一个最重要内容。这与西方人讨论的分权、法制、宪政思路有所不同。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李里峰以“其命维新:中国政治话语中的‘新’与‘旧’”为题,分析了新王朝、新中国、新时代中“新”与“旧”的对应关系和意涵。李里峰认为它们体现了不同的史观,新王朝话语体现的是一种循环史观,带有周期性;新中国体系是革命史观,属于质的变化;而新时代强调的是进化史观,在话语体系上有延续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赵现海分析了“当代中国的地缘格局及其历史渊源”,他通过梳理古代、近代、当代中国的地缘格局和藩属关系,并借用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探讨了天下一统的秩序。赵现海认为中国是当前世界,唯一继承了前近代广疆域、多族群的历史遗产的国家,在亚洲乃至世界,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国际作用。但另一方面,当代中国在国际领域,同样面对着多种挑战,这在当前中国地缘政治格局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在当今的国际秩序之下,“一带一路”重新使用经济和文化的方式再建地缘格局。

  随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曹锦清以“近代使命:赶超与复兴”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赶超与复兴”的话语在一些殖民半殖民地国家并不罕见,但是在中国这一话语的持续时间之久和复兴力量之强实为少数,故应该引起重视。随后他通过对比印度与中国的历史记忆和现代想象,以历史为主线,分别引述了冯桂芬《校邠庐抗议》、郑观应《盛世危言》、严复《论世变之亟》等著作中对“民族赶超”的描述和想象,并阐述了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时代以及十八大以后的“超越和复兴”话语。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樊建政从“历史选择”的行动逻辑出发分析了中国人为何选择社会主义,而不是其它主义。他认为,中国近代挽救危亡的实质是中国社会有机体的恢复与重建。社会主义方案之所以成为最终的“历史选择”,既是承接此前选择逻辑、选择偏好的产物,又跟五四前后高涨的民族主义、俄国对华的策略性宣导等偶然因素密切相关,更与中国知识分子透过欧战对于现代性进行反思、对于中国传统再认识有密切关联。

  与会学者认为,何为现代中国?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回答。中国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中国的广度和深度,当然也决定了对中国认识的难度。但除了中国本身具有的巨大体量和复杂性外,“古今”和“中外”两个纠缠不清的线索常常使得人们对中国的研究陷入片面性的陷阱。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国力日益增强,离民族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强调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作用的声音日渐高涨。

\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进行主题发言

\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凤阳进行主题发言

\

 

  尚道社会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寒竹进行主题发言

\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