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思潮 > 正文

沃尔克·施密特:全球现代性的突破和影响

更新时间:2017-09-01 14:42:17  |  来源: 德国席勒研究所

过去四十多年,可以说是人类历史最伟大、最引人注目的转变。在这一阶段,由于标识现代发展的许多特征首次真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各项关键指标已被超越,形塑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并将曾经的少数现象转化为大多数人的生活现实(Schmidt,2007)。为了理解这一发展,我提出了“全球现代性”(global modernity)的概念。在一种相对较高的抽象层次下,这个概念使得在大部分相关社会科学文献中独自观察到的变化集合到一起并系统化。这也包括了关于全球化的文献,其中大部分已经大大提高了我们对当代社会的了解,但与此同时缺乏一种融合性的视角。全球现代性的概念旨在精确地提供这样一种观点:将变迁视为一个高度复杂,多维度的但又相互关联的过程,而没有留下未被触及的生活空间。
 
这篇文章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我会介绍若干领域的数据,以说明(全球)现代性的突破意味着什么。然后,我将简要地概述我所使用的全球现代性的概念。最后,我会就这种突破的可能后果提出两点建议。
 
从经济开始说,当今世界的富有超出了最有远见的十九世纪观察家们的想象,并且其中大部分财富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产物,这种现代经济的起飞广泛被认为从1820年左右开始(Maddison,2001)。从这一时期的经济起飞到1985年,世界GDP的增长量相当于22万亿美元。这种增长前所未有。但是和以往出现过的经济盛世一样,按照当前的标准,这种“经济奇迹”并不令人印象深刻。早在2010年,仅仅25年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就又增加了30万亿美元(Eckes,2011)。因此,这25年的增加值大大超过了之前150年的总和。与早期阶段的社会演进相比较,我们更强烈感受到了这种变化的根本性。例如,据估计,1995年至1998年三年间的经济增长“大于1900年前的10000年的总增长”(Christian,2004:446)。意料之中的是,这种模式带来了更高的收入。按照不变价美元和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世界人均收入在1870年至1980年间增加了5000美元(从870美元增加到每年5,949美元)。这一发展非常显著。但是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他们继而又增加3500美元(2009年为9541美元;参见Eckes,2011)。如果我们相信中央情报局2017年数据的话,以2016年美元标准计算,现在的世界人均收入为16300美元。
 
经济增长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这一增长伴随着其他领域类似规模的发展,我将会在接下来展示部分内容。但让我首先在经济领域多做说明。众所周知,我们许多人都感到遗憾的是,增长成果的分配非常不均。如果资产被更平均地分配,那么将有更多的人可以从中获益,没有人会遭受贫困。在前现代世界,贫穷主要是一个生产问题——社会总产品并不足以使每个人都超过贫困线。这意味着贫困在那时是大多数人口的“正常”预期。今天,贫困是一个分配问题,用以消除贫困的资源十分富足。在这种背景下,大规模贫困的持续存在被广泛认为是一种丑闻。尽管如此,全球贫困人口的相对份额大幅度下降事实上是在过去200年中发生的。采用世界银行每天1美元的消费标准来确定绝对贫困,在1820年,我们祖先中有四分之三人口都处于该线以下,并且如果以估算人均年收入为651美元为标准的话,那么当时处于平均水平的世界“公民”(citizen)其实是非常接近这一水准的(Firebaugh,2003:13)。160年后,我们使用世界银行今天采用的每天1.25美元(UNDP,2014:19)。这一标准稍微要求高一些,但是我们可以发现,1981年世界大部分人口(51%)仍然很穷。世界银行在2015年再次将标准修正为每天1.90美元后,估计目前世界人口的极度贫困水平已经下降到占总人口10%以下的7.05亿人,低于半个世纪前的22亿(Roser & Ortiz-Ospina,2017)。这仍然反映出很多不必要的苦难。但这也意味着世界上90%以上的人们已经摆脱了最恶劣的贫困,而且具体贫困人口数量虽会有所不同,但如果我们把贫困线提高到一个更高水准,那么这个趋势仍将保持不变。真正的全球中产阶级在近年来的崛起(参考Kharas,2010等)也反映了这一趋势。
 
有四分之三的穷人(一直属于穷人的那部分群体)常年靠种田为生。在新石器时代,绝大多数人通过农业维持生计。这一现象随着工业革命开始发生变化,最初它的影响较小。即便在英国,一直到19世纪,它的影响也始终局限于相对较小的经济范围。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农业人口在世界许多社会经济最先进的地区仍然高达40%,这一数据在工业革命前的几个世纪高达60%到90%(Crone,1989)。到20世纪80年代,它已经降到了三到五个百分点的水平。因此,在大约二百年的时间里,决定千禧一代绝大多数人生存的因素,实际上已经彻底消失了。在其他工业革命推行较晚的地区,农业人口的下降甚至更加迅速。直到1950年,64%的全球劳动力仍然在从事农业。1980年以后农民的比例首次降至50%以下(从1990年的52%降至47%,FAO,2000:18)。如今,全球劳动人口的部门组成正在越来越近似于几十年前西方的模式,最大的从业员工群体(44.7%)在服务业中工作,留在农业中的人口只占31.7%,剩下的23.6%是产业工人(CIA,2017)。
 
伴随着农业人口下降的通常是城市的兴起。现代生活中,都市生活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但是直到最近,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住在农村。如今,情况完全不同了。2007年至2010年间,全世界有一半人口首次进入城市。2015年城市人口则达到了54%。城市已存在数千年,但这一明显的现代城市化进程是非常缓慢和不均衡的。1820年,世界人口的2.5%居住在拥有2万多居民的城市中(Kumar,1999年)。到1900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13%(Economist,3 May 2007)——八十年来增长了五倍,但在对人类的影响方面仍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相去甚远。在1950年至1980年间,世界城市人口增长了十亿,即使如此,与1980年至2010年的最近一段时间相比,这一增长也不足为道。因为这一阶段的城市人口增加了17.5亿,最终超过了在未来几十年预期数量继续缩减但规模依然相当巨大的农村人口(United Nations,2014)。
 
与上述趋势相关的是:全球预期寿命大幅增长,目前可以达到69岁(CIA,2017)。这正是1960年出生在高收入国家的人可以期望的年龄,而且与19世纪末西欧和北美社会经济最发达国家的预期寿命范围在41-45岁之间相比,这一预期寿命高出50%以上(Easterlin,2000;Eckes,2011)。事实上,即使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大多数情况下都报告了50年及以上的预期寿命,只有少数国家徘徊在45岁,而西方发达国家已在20世纪达到了这一水平(UNDP,2014年)。    
 
正规教育是现代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但大范围将全球人口纳入其中则是近来的一个现象。1950年,至少53%的15岁以上的成年人都接受过教育,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文盲率才降到50%以下。今天,大约86%的世界人口至少都能够读写。2010年,几乎所有小学适龄儿童均被录取,86%的成年人接受正规教育,其中有将近50%的人还接受了几年的中等教育。这一时期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3.17上升至7.76。绝对数量愈加明显地平稳化,它给人力资本带来的影响也日趋稳定。1960年,全世界约有1.5亿名成年人完成了中等教育,其中8000万人生活在发达国家。今天,有12.4亿人,其中9.4亿人来自发展中国家(Barro and Lee,2013)。高等教育显示出更加快速的增长。1900年,全球约有50万学生进入大学,占高等教育年龄人群的1%。到2000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了两百倍,达到1亿,现在占全球同期人群的20%(Schofer&Meyer 2005)。进入21世纪后的仅仅第一个十年,又有了80%的增长,到2011年全球就有1.82亿学生入学(UNESCO,2014:16)。所以,这十年的增长几乎相当于之前一个世纪的增长。
 
科学的推广也是相当重要的。目前的学术革命范围要远大于19世纪中叶创立研究型大学的学术革命。在二十世纪之交,当时普遍被认为引领科学界发展的德国的大学共拥有2667名学术人员(Cozzens,1997)。到2015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了239200人,其中单是德国教授的46344个强大的联合会(Statistisches Bundesamt,2016:24)就有多次超过了百年前全世界整个学术界的力量。在全球范围内,研究型科学家(不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数量从1997年的520万增加到了十五年后的780万(2013年;参见UNESCO,2001, 2015)。科学成果的激增更为剧烈。经过几个世纪的指数式增长(Price ,1963),全球科学进入了一个拐点,之后数字出现惊人的高涨。到1985年,每年出版的科学和工程类文章大约有36万篇。然后,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这个数字到2003年上升到每年110万篇。仅仅10年后,2014年就达到近220万(见世界银行图表,时间不详),目前7-9%的增长率(Bornemann and Mutz 2015,National Science Board 2016)将使这个数字在下一个十年翻一番,达到450万。申请专利的趋势表现出相似的发展轨迹。这两种情况的主要推动力是近期(东亚)亚洲研究能力的大大增强(WIPO,2014; UNESCO,2015;Hu et al. 2017)。
 
改变的不止是这几个领域,它还体现在技术领域的重大发展(例如,高速公路的大批量运输和通信系统的快速扩张,在几十年内大大增强了数十亿人口的流动性、连接性和世界意识),全球经济的发展(在仅有的20年时间里,以往只有少数人口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现在变成了大多数群体)和政治领域的发展(自1992年以来,首次有多于一半的国家采用民主政体)等等。
  
单独考虑的话,以上每一个方面的发展都标志着它们所影响的生活和社会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总而言之,它们积累的效应远不止一场社会革命,它是全球范围内现代性的最终突破。当前,这场革命大都集中在二十世纪后期。在空间上,它集中在亚洲,特别是在东亚,南亚“加入略晚一些”,但是一直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即使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整体情况更为混乱,但是它们的社会也在大幅度改变。拉丁美洲则处于两者之间。
 
尽管其意义重大,全球现代性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在社会学上被忽视了。全球现代性的概念旨在揭示这一突破带所来的新的排列组合,以及他们所面临的一些后果和挑战——实际上也是理论上的挑战。
 
“全球现代性”这个短语并不新鲜,但是其使用过于松散、缺乏系统化。我自己将其概念化源于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Talcott Parsons)对社会系统、文化体系、人格系统和有机系统(或行为有机体)之间的区分。他推导系统的演绎模式和系统分配的实质方式必须被视为过时,而且应该被摒弃的。但具有启发性的一点是,这一理论框架能够捕捉到现代性的复杂性,而所有其他社会科学文献则无法做到,所以说它仍然是受用的。
 
现代化过程涉及到每个维度的基本变换,并且它们都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利用这一理论框架绘制出了一个变化的四维概念。如下图所示:   
 
 
简而言之,以下结构的发展(在最近的一本书中有更详细地讨论,参见Schmidt 2014)可被视为概括了现代性状况:
(1)社会的现代化(若干社会系统之一):功能的分化
(2)文化的现代化:理性化;增加反思性/了解人类事务和环境的可塑性;价值概化
(3)人的现代化:行动主义者、多元反思自我的出现;个性化增加;提高认知能力
(4)有机体现代化:人体的规训和完善。
 
这一系列安排的目的是绘制一个能够划分最低限度考虑现象范围的分析框架,以便我们对(全球)现代性达成有意义的理解。它的有用性最终必须通过实证性来自我证明。基本假设是现代结构特征的模式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位置。相反,它们反映了使现代安排扎根的地方实现具体化的普遍性发展。他们可以在不同维度、不同形式、不同组合和不同程度上有所作为。但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将会阻碍该概念组合的有效性。
 
正如我试图表明的那样,“全球现代性”的突破性进展是一个最近才发生的事件。该论点与其他更早提出现代性突破的观点有所不同。其中一个就是沃勒斯坦对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出现的主张,因为对他来说,现代资本主义是现代性最重要的方面,所有与现代性状况有关的其他一切或多或少都是来自于此,是这种根本转变的副现象。实质上,沃勒斯坦专注于经济领域,认为向现代性的转变涉及到由政治决定的帝国体系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转变。由此,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凌驾于政治制度之上(见Wallerstein,1974; 2004)。持第二种立场的学者们不同意这一观点,他们把19世纪真正意义上国际秩序的诞生作为全球现代性出现的关键所在(Buzan&Lawson,2015)。这些学者继续把政治视为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制度。自大航海以来,他们在承认国际经济体系存在的同时,认为政治决定的权力从多中心向西方中心的秩序转移,永久性和多维度,然而又高度不对称的相互关系是过渡到全球现代性中最重要的因素。第三个立场就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殖民主义瓦解、民族国家随之崛起并成为全球主导,作为迎接全球现代性的世界历史转折点。这是约翰·梅耶(John Meyer)及其追随者的新制度主义世界政治学派的立场(见Meyer等,1997)。最后,我自己的立场是将全球现代性的突破性进展,在时间上追溯到了20世纪70、80年代和今天之间。
 
我认为四种立场都可以找到很好的例证,所以我们不应该轻易地忽略任何一个。但因为这里不是全面捍卫我立场的地方,我只谈几个支撑性的观点。在2014年8月的一次谈话中,政治学者Jing Huang建议使用以下数据作为现代性革命在不同时间点纳入和动员人口的粗略指标:1850年有4000万人; 1950年有4亿人;今天有40亿人被纳入其中。1850年世界人口维持在12亿,其中4000万的人口占总数不到4%。到1950年,这一总数已经增长到25亿,所以当前纳入到现代体系中的人数的十倍增长反应了占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的份额。如果确实有大约40亿人的生活基本上由现代安排所塑造,那么这个份额将占世界70亿人口的近三分之二。
 
假设这些数据是大致准确的,它们使我们认识到世界人口在不同时间点被纳入到最重要的现代社会体系的程度。我在很大程度上认同社会思潮分化理论学派的假设。他们通常将社会现代性的主要特征视为一个由社会分化所产生的负责不同功能的多元社会系统。功能分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个世纪的时间才能展开,而且至少开放所有子系统,以便于全民可以以科技、特定领域的标准进出这一系统。这些标准取代了在层级分化的社会中决定人们社会身份和地位的影响因素。尽管最初仅限于它的发源地欧洲的一些地方和精英社会团体当中,功能分化最终导致了一个世界社会(world society)的产生,其范围可能超越了之前全部现有的边界,包括19世纪建立起来的具有政治边界的民族国家(Sassen 2007)。这些民族国家在20世纪后期为社会的全球化开辟了道路。然而,尽管系统的运作从一开始就朝向全球(马克思对经济进行了有力论证),绝大多数人仍然被排斥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发展成就之外。当代分化理论的领军人物尼可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 2004)指出,大规模的社会排斥与功能分化的逻辑并不相容。在世界范围内,直到大部分人口,至少是适当性地被纳入其主要系统中,功能分化(进而完全的现代化)的社会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出现。正如本文前述Jing Huang的估计和数据所表明的,这种状态到了大约21世纪时才能见到。
 
根据卢曼所言(Luhmann,2012),完全发达的现代社会不仅是一个功能分化的社会,而且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这意味着全球现代性有突破性进展以后,从多维角度思考社会将是没有意义的。相反,一元的世界社会(world society)会取代整个历史上存在的社会多样性。这对关键的社会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一个含义是需要抛弃社会与民族国家等同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民族主义,这种意识一开始便指导社会科学。本文不做赘述,但我希望在前面已经表明,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从世界层面分析而不是分析国家的具体数据。自从全球性数据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这才成为可能。有了这些数据才可以产生有趣的,超越现实的见解。卢曼式分化理论的另一个优点是,通过将分析目标指向多个社会子系统,而不仅仅是一个或两个(主要是经济或政治系统),这样可以避免困扰社会学分析的各种还原论。正是出于这种期待提供一种现代(世界)社会的全面图景的考虑,我将教育和科学系统纳入本文当中。               
 
现在让我简要总结一下关于全球现代性的突破性影响。其中一个影响最近开始引起日渐增长的、来自多个社会科学学科的兴趣:现代性的权力中心从西方向东方和世界其他地区转移。如上所述,本报告中涉及的、令人瞩目的经济、社会、教育和科学发展集中在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篇幅所限,一些经济数据能为解读整个图景提供线索。因此,在1980年至2009年间,尽管美国的人均收入增长了62%,英国的人均收入增长了74%,但和印度(+ 230%)、韩国(+ 360%)、亚太地区(+ 594%)和中国(+ 1083%)相比则逊色不少(Eckes,2011: 9)。当区域间表现在更长的时间内呈现显著差异时,这样的变化会改变世界区域间的格局。现代经济史中,最具影响力的此类转变,首先是欧洲的崛起,然后就是工业革命后的西方崛起(现在通常被认为是第一)。目前,我们正处于同样举足轻重的转变,这次从西方到东方。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1980年欧盟28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份额约为31%,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份额占到了25%。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只有2.2%。到2012年,欧盟的份额下降到19.2%,美国的份额下降到19.5%,而中国的份额已经上升到了15%左右(Global Vision,2013)。从亚洲整体情况来看,整个大陆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从1990年的不到四分之一(23.2%)增加到25年后(2014年)的38.8%,刚刚超过了2012年欧盟和美国的合并产出(38.7%)。这种趋势一直持续下去。到2020年,欧盟和美国的联合经济产品预计将下降到世界GDP的30%左右,而中国的经济产品应该已经上升到19%。五年后,2025年,亚洲预计占全球GDP的45%,成为世界中产阶级比重最大的区域(Asian Development Bank 2011,Deloitte University Press 2016)。
   
教育、科学技术方面也发生类似的变化;此外同样重要的是军事花费、建设、能力方面的变化。总的来说,它们的影响是巨大的,代表着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它们为西方几个世纪的全球统治地位和霸主地位带来终结,促成了日益多元化的世界。其中西方不再是现代化的唯一最重要的驱动力、模范和受益者,并且减弱成几个参与者之一,不再能够确定游戏的规则和为所有的参数变化。
 
全球现代性的第二个突破性影响是生活各个方面空前的加速和骤变。加速的变革从开始便是现代的一个特征,但是在当今的状态下呈现了一种全新的品质。当代现代性比早期的任何社会形式(包括现代发展本身的所有早期阶段)更能激励人,事实上数十亿的人在改革我们内在和外在的本性上扮演了有益角色。结合日益强劲的科技,大量扩张的资本和知识存储,以及卓越创新的机构(不仅在经济中,而且在科学和其他社会系统),释放了“生产性的”(以及破坏性的)力量,并创造出不同以往的转变潜力。此外,这些潜力是非常难控制的,因为变革性创新是高度分散和不协调的,能由于空前未有的人类联结而在世界任何地方发生,并在事实上迅速扩散到其他地方,那里的新见解和技术能够被立即启用和修改,这种方式可能会超出原创者/开发者/发明家的意图甚至想象力,专门为下一轮的进一步变革提供跳板,并无限继续下去。因此,虽然早期的现代观察者可能会为自己一生中发生的变化而震撼,但和我们21世纪所期待的相比,他们所看到的其实并不多。
 
变革性变化的早期迹象已经进入我们的视野。随着最近在人造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采集和处理、纳米技术、3D打印等诸多领域的技术突破所带来的“二次机器时代”(Brynjolfsson and McAffe,2014)、“第四次工业革命”(Schwab,2016)或简称“工业4.0”,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关系将会发生颠覆性改变。在短期内,正如日益增多的研究所预测的那样,技术突破可能改变全世界数以亿计人的未来工作(Frey和Osborne,2013; Ford,2015; Chang and Huynh,2016; OECD,2017)。从长远来看,更大的转变可能发生:出于增强、升级、增加和完善生理和认知功能的愿景,基因技术、神经和其他干预措施对人体的探究,可能导致长寿和高智力现象大量增加,从而引发后人类时代,正如我们今天所认识的人类被更强大的超人类物种所替代,或被他们边缘化(参见,例如Bostrom,2014;Harari,2016)。更不用说,这种可能性的出现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但无论我们害怕还是欢迎,我们最好在太迟之前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Asian Development Bank (2011) Asia 2050: Realizing the Asian Century. Manila: Asian Development Bank.
Barro, Robert J., and Lee Jong-Wha (2013) "A New Data Set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World, 1950-2010",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04: 184-198.
Bornmann, Lutz, and Rüdiger Mutz (2015) "Growth Rates of Modern Science: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Based on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and Cited References",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6: 2215-2222.
Bostrom, Nick (2014) Superintelligence. Paths, Dangers, Strateg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ynjolfsson, Eric, and Andrew McAffe (2014) The Second Machine Age. Work,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in a Time of Brilliant Technologies. New York, N.Y.: Norton.
Buzan, Barry, and George Lawson (2015) The Global Transformation. History, Modernity, and the Making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ang, Jae-Hee, and Phu Huynh (2016) Asean in Transformation. The Future of Jobs at Risk of Automation.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Bureau of Employers' Activities, Working Paper No 9.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Christian, David (2004) Maps of Time. An Introduction to Big Histo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IA (2017) The World Factbook.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 accessed 19 June 2017.
Cozzens, Susan E. (1997) "The Discovery of Growth. Statistical Glimpses of Twentieth-Century Science", pp. 127-142 in John Krige and Dominique Pestre (eds.) Scien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msterdam: Harwood.
Crone, Patricia (1989) Pre-Industrial Society: Anatomy of the Pre-Modern World. Oxford: Basil Blackwell.
Deloitte University Press (2016) "Packing a Mightier Punch: Asia's Economic Growh Among Global Markets Continues", http://dupress.com/articles/asia-pacific-economic-outlook-q1-2016-asia-economic-growth-continues/.
Easterlin, Richard A. (2000) “The Worldwide Standard of Living Since 1800”,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44: 7-26
Eckes, Alfred E., Jr. (2011) The Contemporary Global Economy. A History since 1980. Chichester: Wiley-Blackwell.
Eurostat (2015) "The EU in the World – Economy and Finance", http://ec.europa.eu/eurostat/statistics-explained/index.php/The_EU_in_the_world_-_economy_and_finance.
FAO (2000) World-Wide 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 of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and Labour Force 1950-2010. Rome: 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irebaugh, Glenn (2003) The New Geography of Global Income Inequalit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ord, Martin (2015) Rise of the Robots. Technology and the Threat of a Jobless Future.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Frey, Carl B., and Michael A. Osborne (2013) The Future of Employment: 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s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http://www.oxfordmartin.ox.ac.uk/downloads/academic/The_Future_of_Employment.pdf.
Global Vision (2013) "EU-28 is no Longer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y", http://www.global-vision.net/blogging-brussels--beyond/eu-28-is-no-longer-the-worlds-largest-economy.
Harari, Yuval Noah (2016) Homo Deus.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 New York, N.Y.: Harper Collins.
Hu, Albert G.Z., Peng Zhang, and Lijing Zhao (2017) "China as Number One? Evidence from China's Most Recent Patenting Surg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24: 107-119.
Kharas, Homi (2010) The Emerging Middle Cla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OECD Development Centre Working Paper No. 285. Paris: OECD.
Kumar, Krishan (1999) "Moder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pp. 72-94 in Malcolm Waters (ed.) Modernity. Critical Concepts. Volume 1: Modernization. London: Routledge.
Luhmann, Niklas (2004) Law as a Social System, translated by Klaus A. Zieger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uhmann, Niklas (2012) Theory of Society. Volume 1. Translated by Rhodes Barret.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ddison, Angus (2001) The World Economy: A Millennial Perspective. Paris: OECD.
Meyer, John W., John Boli, George M. Thomas, and Francisco O. Ramirez (1997) "World Society and the Nation Stat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3: 144-182.
National Council of Intelligence (2008) Global Trends 2025: A Transformed World.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National Science Board (2016)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6, https://www.nsf.gov/statistics/2016/nsb20161/#/.
OECD (2017) OECD Employment Outlook 2017. Paris: OECD.
Peck, Jamie (2017) Offshore. Exploring the Worlds of Global Outsourc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rice, Derek J. De Solla (1963) Little Science, Big Science.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oser, Max, and Estaban Ortiz-Ospina (n.d.) Global Extreme Poverty. Our World in Data. Accessed 15 June 2017, https://ourworldindata.org/extreme-poverty/.
Sassen, Saskia (2007) A Sociology of Globalization. New York, N.Y.: Norton.
Schmidt, Volker H. (2007) "One World, One Modernity", pp. 205-228 in Volker H. Schmidt (ed.) Moderni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Newcastle: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Schmidt, Volker H. (2014) Global Modernity. A Conceptual Sketch.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Schofer, Evan and John W. Meyer (2005) “The Worlwid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0: 898-920.
Schwab, Klaus (2016)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Cologny/Geneva: World Economic Forum.
Statistisches Bundesamt (2016) Bildung und Kultur. Personal an Hochschulen. Wiesbaden: Statistisches Bundesamt.
UNDP (2014)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4. Sustaining Human Progress: Reducing Vulnerabilities and Building Resilience.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ESCO (2001) The Sta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1996-97. Montreal: The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UNESCO (2014)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 Expanding Out, Expanding Up. Montréal: The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UNESCO (2015) UNESCO Science Report. Towards 2030. Paris: UNESCO.
United Nations (2014)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Revision 2014.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Wallerstein, Immanuel (1974) The Modern World System I. 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Wallerstein, Immanuel (2004) World-Systems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WIPO (2014)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cators 2014. Geneva: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orld Bank (n.d.) Science and Technical Journal Articles. Retrieved 24 March 2017, 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IP.JRN.ARTC.SC.
 
 

原标题:Breakthrough and Consequences of Global Modernity

作者:沃尔克·施密特,德国席勒研究所研究员。

尚道社会研究所 陈露露译,曹朝龙校
 

 
 
 
                                                                                                                                                                                                                                                                                                                                                                                                                                                                                                                                                                                                                                                                                                                                                                                                                                                                                                                                                                                                                                                                                                                                                                                                                                                                                                                                                                                                                                                                                                                                                                                                                                                                                                                                                                                                                                                                                                                                                                                                                                                                                                                                                                                                                                                                                                                                                                                                                                                                                                                                                                                                                                                                                                                                                                                                                                                                                                                                                                                                                              

相关搜索:全球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