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正文

中评关注:香港研讨 学界没说清楚一国两制

更新时间:2017-07-21 15:46:41  |  来源: 中评社

“一国两制”再阅读:香港回归20周年研讨会在会展中心举行。(中评社 兰忠伟摄)
  
中评社香港7月19日电(记者 兰忠伟 秦正阳)“‘一国两制’再阅读:香港回归20周年研讨会”1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两地涉港学者就“一国两制”实施20周年进行分析与总结,包括对回归以来香港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时事热点各抒己见。 


尚道社会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寒竹在致辞中表示,张德江委员长在回归20周年座谈会上的宗旨就是强调“一国两制”。这些年在探讨香港问题时,“两制”谈论的比较多,“一国”谈的比较少,这导致某些人对“一国”的否定,香港学界亦没有将“一国两制”说清楚,这是研讨会召开的目的。 

香港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委员、经民联青年委员会主席张俊勇在会议中表示,在大陆法和普通法实施过程中,有些人在概念上存在误区。香港是普通法地区,所有案例都将成为法官裁决时的一个法律依据。 

“目前有一个最大的矛盾点,就是香港社会对释法存在不同看法。反对派最不想看到的就是释法,释法打乱了反对派的反对体系。”张俊勇说。 

张俊勇表示,过去学者们没有将“两制”法律系统的优势告诉大家,亦没有将“一国两制”的优势告诉大家。他认为要用“一国两制”下的普通法和大陆法去做一些法律方面的创新,以及将法律的优势和科技发展结合起来。 

“香港的问题不只存在香港,全世界都有很相似的问题,年轻人比较自我,要如何把这些人团结起来,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发展下去,一些优势要在香港好好研究。我们要让人看到‘一国两制’的优势。”张俊勇说。 

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王平以“融合发展、行稳致远”为题发言。他表示,“一国”是权力来源,“两制”是被授权。历史地看,中英在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时,一直将香港排除在外,避免“三角櫈”的出现,就体现了中央与香港在回归之后的主从关系。 

王平指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港的几次讲话,运用了底线思维,对香港提出了回归来难得的明确要求。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则是“确保香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他在香港机场讲的这句话,对回归二十周年的香港既有期许,也有指引,还有劝喻,甚至是警告。同时,习近平主席也告知香港各界,中央政府将帮助香港“谋划未来”。从另一个角度说,中央对于回归以后香港过于放任的发展状况有所担忧,有意主动帮助香港强化竞争力、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平表示,习近平主席对港顶层设计的核心思想,已经落在“融合发展”方略上。因为只有通过“融合”,落实“国民身份”,才能强化香港社会大多数选民个体与国家的联系,从法定身份地位上强化“国家认同”;只有实现“发展”,让香港的普通选民分享国家经济强化的红利,才容易从内心滋生“国家认同”的意愿,并最终形成稳固的“国家观念”。

来源:中评社 

相关搜索:一国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