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正文

尚道周报: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及其前景(2期)

更新时间:2018-03-28 09:48:56  |  来源: 尚道社会研究所

美国总统特朗普决定接受朝鲜领导人的会谈邀请令国际舆论震惊。美国白宫发言人桑德斯最新表示,“全心期待”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会面。此前,到访白宫的韩国官员表示,金正恩在会见韩方特使团时做出了半岛无核化以及避免进一步核试和弹道导弹试射的承诺。虽然从新闻报道来看,中国、韩国、俄罗斯、英国、德国、联合国等均表示积极欢迎。但对于美朝关系的突然性转向以及中美大国关系的未来,国内外政策专家、学者看法不一。


支持特朗普的人普遍认为这是今年以来特朗普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一大突破。但他们也提醒特朗普应谨慎行事,避免朝鲜的阴谋。例如,传统基金会东北亚问题高级研究员布鲁斯 · 克林纳 (Bruce Klingner)认为,即使美国和朝鲜恢复接触,平壤方面也会继续加强和改进其导弹和核能力。克林纳说,“朝鲜的提议附带着沉重的条件,金正恩只是说愿意回到以前的谈判中。过去,我们与朝鲜进行的外交尝试都失败了,因此今天我们依然应该保持怀疑和警惕,避免上当。”
 
更多的学者表示出了担忧和不安。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的防扩散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刘易斯 (Jeffrey Lewis)近期在《外交事务》杂志撰文指出,金正恩和特朗普的谈判不会有好结果,因为特朗普比金正恩更危险。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桑顿中国研究中心东亚政策研究中心赖安 · 哈斯(Ryan Hass)研究员认为,这只是特朗普和金正日的首次见面。双方根本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可核查的、不可逆的朝鲜半岛无核化。

​对于朝鲜与特朗普会面的动机,韩国总统文在寅派往美国的前特使洪锡炫(Hong Seok-Hyun)日前在《世界邮报》撰文指出,朝鲜主动提出会谈是想通过美国的力量来平衡中国对朝鲜的主导。洪锡炫(Hong Seok-Hyun)提到,“在朝鲜战争时期,中国援助朝鲜抗击美国时,金日成就告诉他的儿子要警惕中国。现在这句话传到了金正恩这里”,此外,“冷战时期,朝鲜就在苏联和中国之间实施平衡战术”。作为驻美国前大使,洪建议美国认识到“朝鲜存在反对中国的情绪”,特朗普应该把握好这次与金正恩会面的黄金机遇,来维持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
 
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及其前景
 
自美国白宫公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并把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后,中美关系的走向变得扑朔迷离,风云莫测。为此,美国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桑顿中国中心专门召开研讨会评价过去几届政府的对华接触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前景。
 
美国众议员里克·拉森(Rick Larsen)强调,他了解那些主张调整美国对华接触政策者背后的焦虑。然而,美国对华接触政策没有终结,应当继续实行目前的接触政策。美国现在的应对方式更多地体现在防守方面,但美国需要思考应该使用什么样的现有进攻工具(offense tools),以及发展出什么样的工具以供美国长期使用。美国可以使用的工具包括海外投资公司、进出口银行、美中贸易和投资部门,以及利用新兴市场等。拉森认为,美国可以采用的战略性进攻工具包括教育、商业、海外贸易和投资、军事以及与中国的双边关系等,增强美国的优势地位。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of Democracy)国际民主研究论坛主任香缇·卡拉提(Shanthi Kalathil)将问题的焦点聚集在民主的重要性方面。她及其团队在围绕中国“锐实力”进行研究。卡拉提的研究发现,中国在影响网络治理方面一直扮演积极的角色,还尝试塑造对中国认知的话语环境。
 
针对卡拉提及的“锐实力”的研究,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教授、中国项目主任沈大伟((David Shambaugh))直言,他并不认为“锐实力”概念可以运用于中国案例。他认为中国所开展的不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或者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工作”。人们需要注意到中国政府自己在这方面所使用的概念——“对外宣传工作”(external propaganda work)。沈大伟认为,中国开展了这么多工作并不能确保这些努力能取得成功。相关民调发现,人们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仍然是褒贬不一,在有些地方稍好一些,其他地方则糟糕一些。
 
从TPP到CPTPP
 
综合相关媒体报道,在美国去年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剩余11国于8日在智利签署了新版TPP——全面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CPTPP的出现被视为专门针对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据了解,CPTPP由日本积极推动达成,日本在其中占据主导作用。一方面,由于CPTPP的很多条款与TPP一致,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日本为增进全球供应链运转,建立稳定的国际贸易伙伴关系,谋求国内经济出路的尝试。另一方面,安倍冒风险复活“TPP”的同时也旨在对中国在亚太地区的经贸地位构成抗衡。例如,布鲁金斯(Brookings)学会东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索丽斯(Mireya Solis)近日表示,日本扛起CPTPP的大旗,除了能填补美国的空缺外,也能应对以中国为中心经济一体化倡议。
 
值得注意的是,CPTPP是由日本牵头推动,虽然美国没有参与,但美国重返TPP的可能仍然存在。CPTPP目前是11个成员国,未来很有可能吸引韩国、菲律宾、泰国,甚至包括中国台湾地区加入。一些专家指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由东盟发起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构成挑战。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近日通过了关于修宪和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等内容。在众多的议程内容当中,国内外舆论对修宪,尤其是修改领导人任期的内容表示出极大关注。此前,很多人认为取消关于国家主席的两届任期违背了邓小平时代改革的方向。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回应,中国共产党党章对党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宪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都没有做出“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规定。“宪法对国家主席的相关规定,也采取上述做法,有利于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加强和完善国家领导体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近日撰文提到,“这次修宪的主要意义在于实现了中共和政府在制度安排上的一致性和合理性,体现中国政治体制从‘党政分开’到‘党政一体’的思路转变”。
 
此外,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期间,蓝衣女记者“鄙视”红衣女记者的尴尬场面成为了网络热门。事件起因是3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提问环节,一名来自上海第一财经的蓝衣女记者,疑因对身旁红衣女记者(全美电视台执行台长)的提问占用时间太长和缺乏水准表示不满,于是扭头并翻起了白眼,正好被现场直播镜头捕捉,成为舆论热议事件。此次事件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引发了人们对“全美电视台”的关注以及对媒体记者的职业素养的讨论。
 
本文来源:南京尚道社会研究所

相关搜索:美国朝鲜对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