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正文

2020年中国与世界政治发展回顾及展望座谈会顺利举办

更新时间:2020-12-30 15:13:29  |  来源: 尚道社会研究所

2020年12月27日,由尚道社会研究所主办的“2020年中国与世界政治发展回顾及展望座谈会暨尚道社会研究所年会”在南京顺利举办。来自国内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博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座谈会,与会学者围绕“中国与世界政治发展”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2020年的中国与世界关系、拜登上台后的对华政策等内容。
 
尚道社会研究所所长寒竹老师致欢迎辞,他首先回顾了2020年尚道社会研究的重要工作并对2021年提出了新的展望。他指出2020年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年份,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冲击了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对各国的社会治理和政治制度构成巨大挑战,在此情况下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转变。而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大选投票率空前,达到冷战结束30年以来的最高位。拜登与特朗普的势均力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国社会的高度撕裂,也引起了亚洲和欧洲各国人民对大选选情的持续高度关注。此外,香港国安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央政府以立法的形式保持香港未来的繁荣稳定,使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国安法对未来香港的经济发展是否会造成影响?国安法未来是否会改变中西方关系?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化会如何发展?寒竹老师提出了这些问题并做了相关阐述,希望在座的学者能够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

着眼未来,聚焦中美关系走向
 
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基本已尘埃落定,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主任徐进着重分析了中美战略安全关系的演化,阐述了未来拜登时代的中美关系。徐进研究员认为未来的中美关系仍然可能是震荡下行,两国关系的趋势主要取决于美国的战略重心转移、中美的实力对比,以及中美领导人等因素。拜登政府上台后,会致力于稳固同盟关系,联合盟友对抗中国。对此,中国应采取合作策略,努力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寻求与美国的积极合作。
 
华东师范大学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陈晓晨研究员以“新周期下的美国对外战略前瞻”为题,指出当前美国仍然处于战略收缩的时期,特朗普是美国自二战以来第一个任满四年、没有发动新战争的“和平总统”。他认为近200年以来,美国对外战略有约50年呈现出战略扩张和收缩周期,特朗普政府与奥巴马时期的战略目标有很多共性。两者的共性表现在将美国战略由外向内调整,强调构建以美国为中心的规则,重视亚太地区等方面。拜登上任后,他对特朗普政策的延续可能会大于改变。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孟维瞻认为中国的崛起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威胁,特朗普在任4年的对华政策是一个试验,未来拜登上台后最有可能采取的对华政策为“巧竞争”和“巧施压”,即在不损害美国自身利益的同时打击中国。对此,中国应注重内外“双循环”,既能解决“卡脖子”的科技问题,又保持对欧美的开放,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
 
拜登政府上台后,其对台政策是否会发生转变?南京大学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周文星认为,特朗普任期内其对华政策较为清晰。拜登政府上台后很可能会改变特朗普对台政策清晰化的策略,扭转特朗普过度偏袒台湾的局面。拜登政府的对台政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华政策。拜登团队目前主张中美间公平竞争,不脱钩。拜登政府上台后对台政策会回归理性,尽力恢复台海间被特朗普打破的平衡,很大程度上会在中美关系的大框架下处理台湾问题。
 
关注国际环境,增进对外交往
 
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李远,主要谈论了近年来中欧关系变化。他认为欧洲的价值观和美国更接近,中欧价值观的不同是两方合作的阻碍点。拜登政府上台后,欧盟可能会与美国站在同一战线对中国施压。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中国应尽力争取与欧盟合作,防止形成美欧同盟。中国应充分发挥大市场对欧洲的吸引力,加大对欧洲各国的投资,加强与欧洲的经贸往来。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李玮以“中东研究和地区形势”为题展开阐述,他分析了当前中东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国内外中东研究的主要情况,并对未来中东局势做出判断。他指出目前中东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国家间、教派间和族群间的关系。未来什叶派和逊尼派两大阵营会对伊斯兰教展开争夺,土耳其地区扩张的速度会加快,巴勒斯坦边缘化程度也会加深。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政党与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建,分析了近几年我国在反分裂斗争的过程中外部势力的干预情况和特征,也列举了我国在反分裂斗争中取得的成就。他认为拜登政府上台后,会基于人权议题打造反华联盟。对此,我们应保持警惕,加强与各个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将反华联盟扼杀在摇篮里。
 
重视疫情防控,提升国家治理水平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丁建新以“重拾思考的自由——关于疫情的’社会科普’”为题,阐述了在全球化时代,关于疾病的“爆发话语”中隐藏着权力的微观博弈。他认为此次新冠肺炎在全球的爆发更是“信息疫情”首次被载入人类历史,人生而恐惧,最大的恐惧来自于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恐惧是现有的知识所不能覆盖的一个黑洞,需要培养公民责任伦理。山河异域,风月同天。我们应修正关于传染病的传统叙事,打破健康的“我们”与染病的“他们”之间的壁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路高学从“大一统”的思想展开论述,分析了“大一统”与黄老道家的关系。他认为“大一统”的核心是王权一统,类似观念在先秦就已形成。先秦儒家“大一统”思想的核心是以“一”为代表的王道秩序,经历了从“合多为一”到“化多为一”的演变。董仲舒的“大一统”王权政治理论体系彰显了“大一统”王权秩序下的等级观念。“大一统”思想贯穿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延绵不绝,不曾泯灭。到今天,“大一统”思想对于国家治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仍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参会嘉宾的主题发言,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张晒博士提出了科学技术水平提升所产生的“数字鸿沟”对社会发展是否存在隐性不平等?中国此次在抗击疫情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种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制度优势,是否还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社会文化有关?当前所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变局”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当前社会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有哪些?等问题。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就这些问题交换了看法,并就发言嘉宾的议题展开了积极的互动讨论。本次座谈会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为新老朋友提供了宝贵的分享和交流机会,在回顾与展望中为大家未来的研究与合作指明了方向。2021,新征程,新梦想,期待我们来年再次相遇!

 

相关搜索:2020座谈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