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正文

“中日在泰投资对比研究”座谈会在曼谷顺利举办

更新时间:2017-08-09 14:24:10  |  来源: 尚道社会研究所

2017年8月4日,由泰国正大管理学院、泰国暹罗智库、中国尚道社会研究所主办的“中日在泰投资对比研究”座谈会在曼谷顺利举行。来自中国、日本、泰国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近三十位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座谈会。泰国暹罗智库首席执行官洪风和中国尚道社会研究所所长寒竹分别致欢迎辞。
 
\
 座谈会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巍以《中日经略东南亚之比较》为题发言。他通过回顾大国在东南亚的竞争历史、日本早期在东南亚的经营、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等,用详细的数据分析了中日双方与东南亚的经贸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和日本在泰国投资和贸易的差别及未来前景。他认为,未来中国在东盟的市场吸引力会进一步超过日本;中国对东盟的投资会增加,中日在该区域的投资竞争更加激烈。
 
泰国泰中文化产业集团总裁邝锦荣博士作了《中日对泰投资中的“软实力”的获得与缺失》的演讲。他认为,日本在泰国商业上的成功和巨大影响力,得益于其把握了泰国社会的文化特征,抓住了在泰国构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日本的软实力的构建过程,分析其中巧实力的运用,对中国政府及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上进行软实力的构建及市场开拓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泰中罗勇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总裁徐根罗专门分析了中日在泰国投资的现状和动因。他指出,在制造业海外投资方面,中国比日本投资泰国晚了大约40年。日本企业在泰国的投资具有市场先入、规模经济、产业链完善、品牌优势等明显的比较优势。他建议中国的投资者要学会融入当地文化,以全球视野来经营企业,增强商品的创新意识,并学习日本企业的商品调研意识和品牌软实力建设的经验。
 
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关于《日本企业投资泰国浅析》的报告,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日本和泰国双方紧密的经贸联系,以及日本投资泰国的相关经验。他强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政府对泰国的开发援助、跨国企业率先打入市场,形成集群效应、同行之间的良性竞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当地政府建立密切联系等,这些经验非常值得中国学习。
 
TICON集团市场总监、驻泰企业投资规划顾问星优子(Yoko Hoshi)对日本在泰国投资的发展史及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用详实的数据介绍了日本对泰国的进出口状况、日本在泰国的产业分布等信息。星优子特别提到了日本在投资海外市场中信息和研究先行的特点,以及日本商会在企业投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陈晓晨从政府和国际机构的视角比较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GMS)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LMC)。前者是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的多边机制,日本在其中占有主导性的地位;后者是中国与湄公河有关国家共商共建的多边机制。陈晓晨认为,比较两种多边合作机制,对于研究比较中国和日本如何同该区域国家开展战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尚道社会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寒竹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了中日两国在泰国的投资发展,以及泰国本身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利益和诉求。他指出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全球化,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产业链在全球的重新分布。中国企业目前在全球存在产业链优势不足、品牌经营意识薄弱等问题。此外,他还着重从历史的视角比较了中日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异。
 
泰国北京商会会长蔡荣庄博士结合自己多年的商界经验,分析了中日企业在泰国发展理念上的区别。他首先从总体上比较了中日企业来泰发展理念上的区别,相对于日本企业“埋头苦干”的精神,以及融入当地文化、扶植和帮助泰国本土企业和人民的特点,中国一些企业还存在“不落地”、“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他特别提到,要学习日本企业以商会为中心、讲究诚信、融入泰国本土,善于与地方民众打交道的特点。
 
中国外交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玉环关于《中日两国在泰国的高铁投资比较》,聚焦于“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的高铁项目、中国“高铁外交”的进程、中日高铁竞争和各自优势、劣势等内容,对中国海外高铁市场的投资进行了风险评估和展望。
 
在座谈会的最后,与会学者针对参会专家的主题发言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圆桌会谈。现场参会嘉宾踊跃提问,围绕泰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日本商会在泰国对日本企业的服务、产能合作、产业链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据悉,此次座谈会的目的主要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了解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在泰国投资对比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对中国“一带一路”提供更多更好的案例和经验分享。座谈会的前一天,来自中国的专家学者在泰国暹罗智库的安排下,专门参观调研了泰国著名的廉差邦工业园和泰中罗勇工业园。

 
\
参会嘉宾合影

 
(供稿:曹朝龙 尚道社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