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正文

《中国贸易报》:世界经济能否迎来拐点?

更新时间:2017-11-17 14:53:58  |  来源: 中国贸易报

编者按:今年以来,全球经济获得持续改善。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经济体总体复苏平稳,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普遍回暖;新兴经济体中,中国和印度继续引领增长大潮。从资本市场到实体经济,处处显现了复兴的曙光,燃起了人们对经济加快复苏的希望。
 

然而,全球经济复苏并不平衡,结构性强劲增长仍未出现,依然面临不少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经济发展如星辰大海,总是伴随着从黎明到日落的循环往复。未来的风陵渡口,经济发展能否迎来“初相恋”般的美好?且看本报对各国经济的深度解析。
 

俄罗斯:宿醉难醒的大熊
 

去年,俄罗斯GDP总量为1.33万亿美元,同比下跌0.5%。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不及国土面积不到其十分之一的韩国,与中国广东经济总量相持平。
 

过去的30年,日本、德国等老牌制造强国仍保持着制造业的高度领先优势,东亚、东南亚等地区也在崛起。而俄罗斯拥有科技人才、教育良好又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广袤的土地和饥渴的市场,但目前在电子产品、机械加工、成衣制造、汽车制造、大众日消品等领域还缺少建树。
 

专家认为,虽然去年俄罗斯基本从油价下跌的影响中恢复,卢布汇率保持相对稳定,通货膨胀也在逐渐缓解,但先前的盲目粗放的经济政策带来的后果不会凭空消失。俄罗斯依然处于出租经济模式,经济仍缺乏管理体制、科技、人口红利3个引擎的支持。
 

现在的俄罗斯经济,就像一头宿醉难醒的大熊,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俄罗斯经济还能重新站起来吗?俄罗斯经济严重依赖自然资源,资源曾给俄罗斯带来过富足,但孤注一掷于石油天然气工业使其国内经济结构单一。
 

记者了解到,此前全球油价暴跌,低油价几乎拖累了俄罗斯所有的主要经济指标。其国内耐用品需求萎缩了近一半,进口额暴跌35%,用卢布结算的贸易额下降近12%。在2015年,俄罗斯的GDP下降了3%—5%,而通胀率则高达14%—16%。而俄罗斯也没有实施工业改革,是全球范围内唯一一个工业生产增长落后于GDP增速的新兴市场国家。
 

有分析指出,俄罗斯的资源潜力依然可观,躺在资源上却显然不行,必须寻求根本的改革之道。首先,资源不是无限的,也不能保证俄罗斯成为强大国家,其次,俄罗斯近年来的经济发展路径证明了仅依靠资源的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
 

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副主任徐向梅认为,长期以来大量“石油美元”的流入导致俄罗斯对能源依赖模式成为一种制度性依赖,造成了其它经济部门投资严重不足。因此,俄罗斯既应该利用资源潜力又要破除资源“魔咒”,培育和提升优势产业,开拓市场。只有彻底实现结构性的变革,才能为经济开辟持续稳定增长的道路。
 

而俄罗斯的变革之路颇为艰难。尚道社会研究所研究员曹朝龙表示,从长期看,一个经济体发展需要的要素有很多,其中市场化改革和充足的资本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采取“休克疗法”,从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但俄罗斯忽视了一点:市场化是循序渐进的,完全推行私有化不等于市场化。市场化进程与一个国家的地方竞争是否有活力、产业结构是否健全等多种因素联系在一起。俄罗斯未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也未能全面参与到全球经济分工当中。
 

“可以说,俄罗斯目前经济逐渐缓和,走出危机的道路已经企稳,未来几年有可能实现低速增长。但从中长期的前景看,俄罗斯要实现经济起飞,迎来下一个拐点,目标仍任重道远。”曹朝龙说。
 

英国:拐点“若隐若现”
 

近日,英国政府表示,将通过“脱欧法案”敲定英国“脱欧”时间为格林尼治时间2019年3月29日23点,该消息一出,英镑兑美元小幅下降,作为今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英国“脱欧”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冲击了金融市场,给市场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英国“脱欧”所带来的只是不良影响吗?如果点头,那就以偏概全了。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投资研究部主任刘英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英国“脱欧”以后,经济出现了良好发展的趋势,未来将会继续保持这一趋势,经济增长的“拐点”已悄悄到来。
 

英国“脱欧”短期的经济影响已经凸显出来:英镑汇率下跌、股市动荡不安、英国遭受信任危机等。这种波动可以预见,英国财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曾对媒体表示,如果英国在没有市场准入协议的情况下离开欧盟,至少在短期内经济将受损。
 

刘英奎也表示,对英国而言,英国“脱欧”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过去,英国是处在欧盟的大市场环境中,而英国“脱欧”之后变成单一市场,企业将失去进入欧盟便利的牌照,这样对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贸易投资会造成一定的不便。特别是如果英国不与欧盟达成任何协定,重新以WTO成员的模式与欧盟进行经贸往来,那么英国与欧盟的贸易将面临更高的关税。
 

这些不利影响却并不妨碍英国“脱欧”的步伐。今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3月29日,英国驻欧盟大使蒂姆·巴罗正式向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提交脱欧申请;6月19日,英国和欧盟方面正式启动“脱欧”谈判。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按2013年不变市场价格计算,2016年英国实际GDP为1.86万亿英镑,同比增长1.8%;其失业率也有所下降,第四季度失业人口160万人,失业率为4.8%,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似乎英国“脱欧公投”后,经济并没有像一些专家和学者预期得那样悲观。
 

刘英奎表示,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英国脱离欧盟后,会省下每年向欧盟所交的170亿英镑的“会费”,并且不用再承担扶持经济上有困难的国家的费用。其次由于欧盟的经济政策不断地整合统一,措施、法规、标准等很繁琐,对英国造成一定的束缚,脱离欧盟,英国可以因地制宜,轻松上阵,减少企业相应成本。再次,英国退出欧盟后,可以不受欧盟的约束,加强与中国、美国等国的双边经贸合作。另外,英国“脱欧”时已经制定了预案,将会稳步退出欧盟,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英国经济的巨大波动。
 

据英国税务与海关总署统计,2016年1-6月,英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5255.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2%。其中,出口达2069.0亿美元,下降11.3%。而在2017年1-6月,英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5152.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其中,出口2172.9亿美元,增加4.3%。刘英奎表示,由此可见,尽管英国对外贸易总额仍是下降的趋势,但是幅度有所减缓,加上英镑贬值,英国对外出口有所上升。
 

当然,这也得益于英国自身产业结构完善,并且处在产业链高端的缘故。“英国的金融、文化创意和研发、生物医药、高新技术等领域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产业活力以及增长潜力很大。”刘英奎表示,在渗透人们生活各方面的人工智能领域,英国的表现尤其突出。
 

目前,英国已经培育了一批非常具有创新力的人工智能公司,新公司的诞生速度也非常快。根据2017年的Coadec报告,过去36个月,英国几乎每星期就有一家新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成立。而未来,人工智将也将对英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据普华永道估算,到2035年人工智能可以为英国经济增加额外8140亿美元收入。
 

因此,尽管英国公投脱离欧盟后,不确定性是永不缺席的谈资,但实打实的数据告诉人们,英国经济的增长是可以预见的,“我对英国的经济增长前景很看好。”谈及英国的未来,刘英奎如是说。
 

日本:有失有得的大赢家
 

目前,盛行一种“日本经济失去的20年”的说法,指日本经济自1990年陷入滞胀、放缓之后停滞不前,房市和股市均一落千丈,直至今日也未能走出阴霾。“失去的20年”一说,主要是从名义GDP表现而言。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日本名义GDP20年间下降了20%。
 

由于通货膨胀和汇率的问题,名义GDP并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经济的真实状况。有专家计算,如果用2010年的固定价格计算实际GDP,那么日本的情况看起来并不糟糕,2015年比1995年GDP增长了18%。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说法,日本经济目前存在三大问题:消费和投资无改善,人们的消费意愿不高;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越来越多企业抛弃了传统的终身雇佣;贫富分化严重,35%有工作的人处于贫困状态,较低的工资造成了很多年轻人不结婚的现状。外界观察家坦言,目前日本经济的整体状况并不是太好。
 

为了应对经济低迷,安倍内阁提出“安倍经济学”,射出了振兴经济的“三支箭”,即大胆的货币宽松政策、积极灵活的财政政策、促进民间投资的成长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姜跃春认为,前两支“箭”在最初阶段取得了“一时性”效果,日本经济短期内出现好转,货币政策拉动了股市上扬,却因消费税提高抵消了股市上扬预期的消费能力,日本内需并无实质性扩大。
 

日本阪南大学经济学教授洪诗鸿却认为,经济实力的比拼,不光要靠GDP,更重要的是依托技术话语权和产业链掌控能力,日本在技术进步方面仍有很强的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日本近年来在科技进步方面获得不错成绩。在技术研发方面,日本研发经费在GDP中占比世界第一,其核心科技专利数量占世界80%以上。另外,日本在金融、外储、对外投资、软实力等诸多方面均有优势。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2015年日本的国际竞争力排名为第6位。
 

分析认为,近两年,日本不少企业出售部门给外国,让人怀疑日本企业的创新力,而实际上,日本的创新方向正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日企在医疗、能源、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领域均实现了突破,松下从家电产品扩展至汽车电子、住宅能源、商务解决方案等领域;夏普则转向健康医疗、机器人、智能住宅、教育产业等;索尼复兴电子业务的计划遭遇挫折,开始强化手机摄像头等核心部件的研发。此外,日企还把相当的资本和精力投向“黎明产业”,例如在创能、蓄能领域,松下、三菱等正研发无污染、高效率氢燃料电池。
 

“虽然日本电子企业在大众市场衰退,但在产业链上游核心部件和商用领域的话语权却在提升。随着新技术的普及,上述优势将转化为大众消费市场的竞争力。”洪诗鸿说。
 

“这些年日本的GDP增长不多,有的时候甚至是负增长,但GNP却增长较快。日本因有资本自由流动协议而未实行外汇管制,因此资本可以自由流通,日企借机在海外进行了大量的并购和资产配置。因此,日本经济包括两个部分:保守低效的本土经济和先进、充分竞争的海外日本经济。”洪诗鸿表示。
 

在政府层面,姜跃春在其《日本经济走势展望》一文中披露,近30年来,日本的经常账户(现金账户)常年盈余,截至2016年2月,日本官方储备资产为12541亿美元。日本是对外净债权国并拥有高额外汇储备,为全球最大的海外资产持有国,其债务多用于投资基础建设等能够产生投资收益的项目,加之以强大竞争力的实体经济为债务构成托底支撑,日本经济稳定且不易发生金融危机。
 

由此可见,低调的日本实际上比表面更加富足。在全球即将迎来第五次产业革命之时,日本经济很有可能迎来起飞的拐点。
 

美国:山姆大叔老当益壮
 

特朗普为履行竞选时的承诺,改善经济状况,做出了三点举动:一是反对维持低利率政策,要求美联储集中加息;二是要大力进行基础设施投资;三是要大规模减税。今年以来,美联储缩表(资产负债表缩小)又加息(中央银行提高利息,以压抑通货膨胀、鼓励存款或减缓市场投机等)。
 

业界专家表示,加息的诉求就是获得最大程度的可持续增长,可以使股市等虚拟经济降温,降低投机氛围,让经济重回实体。这与特朗普强调的实体经济目标相一致。特朗普的减税政策也吸引了制造业的“回流”,富士康、福耀玻璃等纷纷赴美投资设厂。在债务上限方面,美国国会批准政府债务上限延长,缓解了债务压力。特朗普的经济策略被认为是取得了一定成功。
 

这一成效也在数据方面得到证明。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季度,美国经济维持了稳定增速,其中第2季度环比经济增长率高达3%左右。另外,据美国高盛数据,今年9月,美国最新失业率已经降至4.2%。高盛称,“除了战争时期,再也没有见过美国如此之低的短期失业率。”
 

南京大学博士苏瑞娜认为,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拥有自我完善和自我净化的能力,危机给予经济体试错的机会,让问题得以释放和凸显,进而不断修正、逐步完善经济模式,增强了经济体的抗风险能力。美国正逐步打破经济危机的“周期魔咒”,而危机之后往往伴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爆发,将进一步增强实力。
 

从宏观角度看,美国经济可谓长盛不衰。自1894年该国GDP超过英国以来,在长达120多年的时期里,其综合国力一直高居全球之首。尚道社会研究所研究员曹朝龙认为其发展原因主要在于两点:一是社会流动性良好;二是知识经济发达。前者保证了美国经济发展所需的优质人才,后者支撑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尽管当前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部分已经转移到了海外,但以软件、计算机和通信、军工、半导体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依然很发达。”曹朝龙介绍说,建国以后,美国逐渐实行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模式,经济受到的干预较少,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开放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传统。同时,知识经济下强大的创新力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为美国经济提供了后劲和动力。
 

“目前美国技术储备丰富、人才自由流通、经济总量厚实,虽然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削弱了美国的相对竞争力,美国自身发展也处于相对困境阶段,但美国仍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随着经济逐渐企稳和新兴产业的增长,美国的技术和知识优势仍将为其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迎来下一个经济增长的拐点值得期待。”曹朝龙如是说。
 

欧盟:无解之问下的左右互搏
 

近年来,乌克兰危机、希腊债务危机等各类突发事件袭击欧盟。在这种复杂背景下,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丁纯认为,欧盟经济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复苏缓慢、脆弱、动力不足,整体情况喜忧参半。欧盟的经济到底是向好还是仍处于困境?经济的拐点是否已经显露?
 

记者了解到,2017年欧盟在一些方面存在困境。在增长方面,区域一体化的倒退拖累欧洲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内生增长动力;在风险方面,分裂主义、民粹主义加剧了政治风险,激化经济失速风险、债务通缩风险和银行业风险,从而全面恶化欧洲经济的复苏环境。
 

相关专家也表示,欧盟和欧元区的经济无论是与自身以往的增速还是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增速比较,都显孱弱。同时,欧盟失业率虽开始逐步下降但仍居高位;物价持续下跌并出现明显通货紧缩迹象;私人消费依然孱弱,投资乏力。
 

不仅在宏观方面,欧盟经济陷入瓶颈,在微观上,欧盟企业的重大技术型创新也稍显逊色。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杂志评出的将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结合得最好的“2016年全球最具有智慧的50家企业”中,总部设在欧盟国家的仅有4家。
 

丁纯表示,欧盟作为世界上一大经济体,高度依赖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环境,与其他主要经济体互动紧密,交互影响。一方面,当欧盟和欧元区经济本身内需不足、缺乏增长动力的时候,其他经济体通过贸易和投资渠道一定程度上顶托了欧洲经济,缓冲了其本身需求孱弱的弱势。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一波三折的大背景,也使高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欧盟和欧元区国家深受拖累。
 

对于欧盟遇到的经济困境,欧洲央行给出了相应的货币政策予以宏观调控。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治衡告诉记者,至2017年12月底,就非标准货币政策措施而言,欧元体系将继续以当前每月600亿欧元的额度进行采购。从2018年1月起,净资产购买计划将以每月300亿欧元的增长速度持续到2018年9月底。在净资产购买计划结束后,欧元体系将把长期以来购买的到期证券进行再投资,这将带来良好的流动性条件和适当的货币政策立场。
 

目前,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已由负转正,经济持续缓慢复苏。2017年第三季度,欧元区的GDP增速达到2.5%,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也有所改善,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也创下新高,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达到58.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也表示,欧洲经济目前在稳步成长。最新《区域经济展望》报告指出,目前欧洲经济复苏看起来越来越稳固。这种情形部分是受央行刺激措施和低利率的推动,同时得益于基本面改善,各种经济体的投资回升都证明了这一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部副主任约尔格在介绍这份报告时也表示,欧元区已有18个季度保持正增长,最近增速为2.5%左右。因此,这次复苏不仅更加广泛,而且更加强劲。
 

“以前,欧洲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宽松的货币政策,靠其带动发展;如今,消费也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增长点。”陈治衡表示,欧洲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变的时期,并且经济的增长有希望获得延续。
 

因此,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环境下,欧盟的经济的确在缓慢增长,多项指标也有所向好,但欧盟的经济未来走势仍存在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
 

(文/中国贸易新闻网


 

相关搜索:世界经济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