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资讯 > 正文

《遏制危机:应对胁迫性经济治国的战略方针》

更新时间:2022-01-12 14:51:44  |  来源: 尚道社会研究所


127日,新美国安全中心发布最新报告《遏制危机:应对胁迫性经济治国的战略方针》(Containing Crisis: Strategic Concepts for Coercive Economic Statecraft)将中国的经济政策称为”胁迫性经济政策”。该报告指出,在地缘政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美国缺乏有效的经济措施来应对中国的“胁迫性经济政策”,因此,美国应该通过与盟友合作对中国进行联合施压。此外,报告还建议美国采取将美国国内法律框架下的经济工具与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相结合方式,与中国进行约束性接触。主要内容如下:
 

Introduction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通过其作为全球军事和经济大国的领先地位来推进其自由世界秩序的远景。然而,中国近来的行为对美国的领导地位和现有国际体系和规范构成了挑战。中美之间在经济和技术领导地位方面的冲突日益严峻,威胁到美国及其盟友的国家安全。

为了在经济和技术竞争中获得优势,中美两国均采取了“胁迫性经济措施”,即通过限制贸易、投资和金融交易,来给彼此施压从而改变双方的政策。由于两国在市场、资金流动和供应链方面都拥有重要的影响力,双方采取的措施越来越呈现出跨领域的趋势,即将经济、金融和外交相结合。当中美相互采取“胁迫性经济措施时”,其他国家可能会受到一系列经济胁迫和报复的波及,使得地缘政治关系更为复杂。企业也可能被迫在继续留在中国或者将供应链迁出中国之间做出选择。

中美之间“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签署试图暂时缓解两国的经济敌对状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可能会继续使用“胁迫性的经济措施”。目前,美国缺乏如何以及何时部署“胁迫性经济工具”的明确战略。为此,CNAS应用情景演练、与领域专家的结构化访谈以及文献综述的方法,整合了相关的战略方针,以为美国决策者提供与中国展开地缘政治竞争时可使用的经济工具。
 

Insights from Scenario Exercises

1、中国可能会部署最广泛的“胁迫性经济工具”来应对地缘政治冲突。

2、虽然中美都可能接受实现地缘政治目标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但两国都更倾向于保留彼此的市场,而这种情况会避免最极端的“经济胁迫”方式的出现。

3、由于担心出现负面的经济和政治后果,其他国家可能不愿意对中国采取“胁迫性经济行动”。

4、美国可能因与盟友联合而受益。

5、当美国寻求利用经济治国方略来管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时,说服性的策略可能使美国获得更有利的谈判地位。

 

Recommendations

战略方针一:采取联合施压

在使用经济工具应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时,美国应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协调,联合向中国施压。研究发现,美国通过联合行动可以弥补其经济工具的不足。与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的第三大经济体—欧盟合作,是最大限度地向中国施压的关键。中国可能通过贸易转移策略或选择其他资本、商品或服务来源来削弱美国政策的影响力,联合施压可以有效地应对这种情况。但是,研究也发现,其他国家可能因为经济或政治方面的影响,在采取“胁迫性经济行动”方面更为谨慎。联合施压,可以分散中国对特定国家的“报复”能力。

针对联合施压的具体建议:

1、为美国制定利用经济工具管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战略和行动计划。

2、根据美国的战略,启动与盟国的联合战略规划。

3、与合作伙伴开展联合经济演练来测试联合战略的抗压能力。

4、若情况需要,做好单独行动或作为首发者的准备。

战略方针二:约束性接触(Bound Engagement

研究发现,由于中国是由国家掌控经济,其可采取的经济工具更为广泛,因此而更占优势。美国的目标不应该是采取“以牙还牙”的手段,而是通过全球规则体系约束中国。鉴于现有规则不足以应对中国,美国可能还需要制定一套更为强化的规则,可以将国内法律,和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相结合。包括中美都必须遵守的规则,例如WTO组织的规则和义务,或者美国和伙伴构建的、中国不参与的联合性经济政策规则。

针对约束性接触的具体建议:

1、与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就美国国内使用的经济工具的法律和政策框架进行沟通。

2、执行国际和双边经济规则。

3、考虑建立新的多边机制,以为使用“胁迫性经济工具”提供国际规则。

4、不排除与中国直接谈判的可能。
 

Conclusion

采取“胁迫性经济政策”仍然是中美关系的显著特点。两国越来越可能采取经济工具来应对地缘政治升级,可能干扰贸易和投资流动,破坏全球经济秩序稳定。美国在追求其短期政策目标的同时,不应损害其在全球经济中的长期战略利益。联合施压和约束性战略方针,以及上述其他建议可以指导美国决策者在复杂的多极地缘政治中寻求平衡。

相关搜索:中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