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资讯 > 正文

俄乌冲突会阻碍东南亚的脱碳努力吗? | 尚道编译第491期

更新时间:2022-08-22 14:08:00  |  来源: 尚道社会研究所

大宗商品供应紧张可能会阻碍东南亚在未来几十年实现净零目标。尽管该地区国家背弃了对气候变化的承诺,但这场危机可能刺激各国采取长期战略应对措施,比如加快脱碳努力,以及开发国内关键矿藏。


 

鉴于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两个交战国家是化石燃料、粮食、化肥和金属的主要出口国,俄乌冲突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呈指数级上涨。这些大宗商品供应的中断极大地影响了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全球经济。2020年,东盟9.7%的化肥进口自俄罗斯,9.2%的谷物进口自乌克兰。根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数据,这场冲突将导致2022年全球能源和食品价格分别上涨50%和20%。东盟整体通胀率从2021年的3.1%上升至2022年的4.7%。

 

除了阻碍经济增长,大宗商品危机已经在削弱东南亚的气候雄心。为了减轻通胀压力,菲律宾最近将公共交通的燃料补贴计划增加了一倍,并计划在发电中增加煤炭的使用。马来西亚今年的石油补贴可达60多亿美元,而印尼则增加了煤炭出口。泰国和越南最近也增加了对化石燃料的补贴。

 

东盟到2025年实现23%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也受到了关键矿物供应冲击的影响,这些矿物可以使东盟向绿色能源过渡。由于对莫斯科的经济制裁尚未完全生效,俄罗斯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镍和钯出口国。镍是电动汽车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钯则用于生产催化转换器——汽车排气系统控制排放的一部分。在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后,镍和钯的价格分别上涨了60%和25%,这引发了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经济可行性的担忧。乌克兰是世界领先的氖气供应商。氖气用于生产半导体,是电动汽车和通信技术的关键部件。

 

东南亚的政策制定者可以利用大宗商品危机,将脱碳作为一种具有经济吸引力的发展模式加以宣传,尤其是如果乌克兰战争继续旷日持久的话。在一切如常的情况下,到2040年,东南亚将需要在目前水平的基础上增加65%的石油进口,届时同等供应冲击将产生比现在更大的负面影响。

 

《2022年东南亚能源展望》表明,利用该地区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东盟能源中心的一份报告建议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在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方面进行合作,并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扩大生物燃料产能。跨境输电电网,例如最近启动的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电力整合项目(LTMS-PIP),可以减少对区域外能源的依赖,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LTMS-PIP也是在一体化的东盟电网内实现真正的多边能源贸易的第一步。

 

然而,这场危机为地区领导人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重新定位未来的合作方向,转向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转型矿产。

 

可再生能源供应的区域一体化需要强有力的监管环境和多边贸易的政策支持。马来西亚从2021年开始禁止向新加坡出售可再生能源,这是一种倒退。幸运的是,该禁令并没有延伸到从其他国家进口电力,也不会影响LTMS-PIP。

 

然而,正如ISEAS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所表明的那样,发达国家未能履行其气候融资承诺,破坏了该地区的努力。当前的危机为东南亚国家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利用地缘政治论据说服发达国家为大规模项目提供资金(不仅是以贷款或债务工具的形式,而是以实际赠款的形式)。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欧盟(EU)承诺在2030年前停止从乌克兰进口化石燃料,在这种情况下,莫斯科可能会将供应转向亚洲。欧盟及其合作伙伴为东南亚等地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资金,可能会遏制俄罗斯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扩张。

 

当前的大宗商品危机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不间断地获取能源转型矿物的重要性。与化石燃料相比,中国对这些矿物的控制更为集中,在其生产和提炼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这种主导地位可以用作地缘政治杠杆。

 

随着中国与某些东南亚国家在南海的争端继续恶化,该地区国家应合作开发国内矿藏,包括缅甸和越南的稀土,以及菲律宾的镍。虽然该地区拥有大量矿产资源,但近年来矿业投资有所下降。如果东南亚国家能够开发其现有的矿藏,这将在供应链多元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到2050年,还有可能获得600亿美元的收入。

 

迄今为止,东南亚国家对大宗商品危机的反应是,以长期脱碳努力为代价,优先实现短期经济目标。然而,这场危机为地区领导人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重新定位未来的合作方向,转向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转型矿产。在日益不确定的全球环境和必然的气候变化中,这对于可持续发展和防止未来供应冲击都是必要的。

 

 

本文转自: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