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资讯 > 正文

尚道编译第5期|书评:《全球历史下的毛泽东主义》|

更新时间:2020-06-05 12:20:17  |  来源: 尚道战略研究

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的著名教授朱莉娅·洛弗尔(Julia Lovell)2019年刚刚出版新著《全球历史下的毛泽东主义》,首次对毛泽东在整个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进行了学术探索。她将“毛泽东主义”定义为毛泽东从1930年代至1960年代以他的名字出版的各种论述,以及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至1976年二十多年的外交实践。作者从上述两方面对毛泽东主义在亚洲、非洲和欧美的影响力进行了考察,涵盖了1930年代之后的宏观历史。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毛泽东在整个政治生涯中使用各种各样的政治方式,包括他倡导的暴力革命、提出的各种口号、采取的各种统治术,以及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政治权威。毛泽东将革命的魅力推广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
 

\

几十年来,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毛泽东主义都被认为是过时的历史和政治现象。但是作者认为,毛泽东依然有强大的政治遗产,今天正在重新发挥巨大作用。而且随着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冲突,我们研究毛泽东主义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毛泽东主义的吸引力,已经远远超出中国。毛泽东主义是塑造冷战的关键动力,直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在世界各国广泛存在。尽管毛泽东已经去世40多年,但他依然就在我们身边。在这部崭新的历史著作中,作者茱莉亚·洛威尔重新评价了毛泽东主义的国际力量,并把它在中国的发展与全球遗产联系在一起。这部书描绘的故事,涵盖了从印度北部的茶园到安第斯的山脉、从巴黎的第五区到坦桑尼亚的田野、从柬埔寨的稻田到布里克斯顿的梯田的广泛区域。这本书获得了2019年的坎迪尔历史学奖(四项世界历史类图书大奖之一)。《泰晤士报》认为,这本书富有启发性,写得精美且易于理解。
 

本书从延安时代写起。延安是毛泽东从革命实践者成长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王的地方。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曾经获得对延安进行独家报道的资格,将它描绘成为一座神话般的革命哨所。这位美国新闻记者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描绘了一幅幸福的共产主义社会肖像。很快,他的这本书为毛泽东和中共提供了巨大帮助,影响力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在其余各章中,作者按时间顺序,相继研究了毛泽东主义在印度尼西亚、非洲、印支半岛、西欧、美国、秘鲁、印度、尼泊尔的影响力,也研究了毛泽东主义对今天中国的影响力,对读者有很大启发。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毛泽东主义者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大多出身良好,受过高级教育,他们努力帮助人民减少苦难,试图建立平等的社会,终结压迫性的社会。
 

毛泽东主义的影响力,遍布全球历史。在这本英文著作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遗闻轶事,无疑将会吸引学术界内外的广大读者。作者坚决认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并不是从1976年之后才开始的。与主流学术观点不同,中国的开放恰恰是在毛时代。早在毛去世之前,人口众多但经济薄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已经与外界互动了数十年,并且为印度尼西亚、印度支那和非洲输送了大量的政治、人力、财力和军事资源。她的书重新展示了历史的进程,同时也对细节做出了清晰的描绘。根据她的解释,毛泽东和他的乌托邦共和国,其实曾经面临着一些自相矛盾。毛泽东主义的普世主张常常与其实践上的“地方性”做法相冲突,最明显的是中苏分裂时期。哲学王往往会有局限性,他们并不是非常了解国内和世界的状况,但却热衷于对几乎所有事情发表强烈的意见。无论如何,毛泽东主义在冷战历史上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尽管有的时候这种主义在付诸实践的时候显得并不成功。
 

尽管这本书似乎是一部通俗历史读物,但这使得更多的读者可以享受她的学术研究成果。不过,这本书也有一些固有的陷阱。作者将历史写成“轶闻趣事”,这种叙事方式牺牲了对历史的严格分析。在许多章节中,作者一直在高度关注毛泽东本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因此没有解释为什么其他国家对毛泽东主义如此痴迷。同样,作者的结构设计有很多缺陷,篇幅显得并不均衡。例如,毛泽东主义的政策并非主要针对西欧和美国,因此作者所描绘的这两个地区存在的各种代际冲突、阶级和种族矛盾,其实都是早就存在的,与毛泽东主义并没有太多关系。而在“秘鲁的光辉道路”一章中,读者只获得了极少的信息,很难理解为什么毛泽东主义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在这个国家获得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此外,为什么毛泽东主义会对这个特定的国家产生影响,却没有对同样遭受类似社会经济危机的拉美其他地区产生影响呢?同样,本书涵盖的案例在意义和性质上也相差很大。中国的革命输出行为,在印度尼西亚、印度支那和非洲是巨大的,但在秘鲁和印度仅占很小的比例,对西欧、美国和尼泊尔则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中国并未向秘鲁和尼泊尔输出革命,但这两个国家的毛泽东主义团体却有巨大的影响力。而在西欧、美国和印度,毛主义始终处于政治边缘。所有这些情况是否具有可比性呢?毛泽东主义是否在世界范围内有同心圆结构的影响力呢?

本书引用了来自不同学术领域的大量一手和二手文献,尤其是来自四大洲的档案,以及各种访谈成果。但作者没有能力获得那些最关键的档案,特别是中国的档案。她只能使用各种回忆录和二手资料,而且仅仅限于中英文两种语言的文献。这本书将吸引很多学者,让他们重新重视毛泽东主义在国际事务中的关键影响力。作者的观点似乎比较中立,中国人看了可能并不舒服,西方的反华分子估计也会不同意她的观点。也许你可以发现,《全球历史下的毛泽东主义》是一本平衡的、精心设计的书,它讨论的主题非常新颖,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足够关注。
 

本文作者:Lorenz Luthi

转自:China Quarterly杂志,doi:10.1017/S0305741019001310
 

相关搜索:历史毛泽东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