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资讯 > 正文

中国和美国——究竟谁在维护全球化?

更新时间:2019-07-12 09:41:23  |  来源: 尚道社会研究所

中国能否能通过战略性地开放市场,同时减少进口,来结交新朋友?(不能仅仅通过关税的变化来判断,中国政府还有很多其他限制进口的政策。)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查德•鲍恩(Chad Bown)认为,中国在为世界削减关税,即使它提高了对美国的关税。
 

即使关税削减相对于美国关税的增加是有限的,但这也是事实。
 

但在我看来,这也只是中国减少进口的一部分。
 

中国自然地进口大宗商品,最近它的商品进口已逐渐偏离了美国(豆类、石油、龙虾等)。但将商品进口从商业竞争对手那里转移出来几乎是标准的贸易策略:令我个人懊恼的是,在与欧洲的贸易争端中,美国总是对法国的葡萄酒和奶酪进行报复。
 

我认为,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是否真正准备向非美国制造的产品开放市场,以便将美国挤出一个巨大且不断增长的潜在的美国制造产品市场。
 

在这方面,我并没有看到证据。
 

在制造业方面,实际上,中国现在减少了从所有国家的进口——即使(相当有限地)降低了关税。
 


我只能说,这不仅是因为中国的出口减少了,或者是全球半导体价格下跌的结果。如上图所示,如果去掉电子产品进口是正确的,那么去掉“加工”进口(用于再出口的进口)也是正确的。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认为,中国的去全球化已经超过了特朗普领导的美国。
 

一般来说,进口应该随着国家的GDP的增长而增长。在全球化或高度全球化时代,它们的增长速度超过了GDP。危机过后,大多数国家的GDP基本上都呈增长状态。
 

但在过去8年里,以美元计算,中国的进口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GDP增长的速度。即使2017年和2018年进口增长惊人地迅速,也只是刚好与美元GDP增长相匹配。
 

在我看来,进口与GDP之比的下降是去全球化的表现。而中国可以通过排除加工进口来调整(主要)用于再出口的进口,来试图衡量主要针对中国自身的进口需求。
 


我使用了2012年底以来(非加工)制造业进口增长与中国名义GDP增长的比值来做图表分析。至于美国,我在除去精炼石油进口后,考察了制造业进口(美国在汽油进口方面显然正在“去全球化”)。
 

如果进口与GDP同步增长,那么这个比率将为1。如果进口增长速度超过GDP,该比例大于1。如果进口增长低于GDP,则该比例小于1。
 

自2012年以来,中国的这一比例远低于1,主要是因为进口增长严重滞后于GDP增长。
 

自2016年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的这一比例约为1,即使2018年的关税和2019年第一季度进口(相对于GDP)小幅下降。
 

到目前为止,特朗普的“刺激”已经超过了他的“关税”影响。当然,这可能会改变……对钢铁、铝、洗衣机和太阳能电池征收的关税,以及对中国和墨西哥的所有贸易、还有对欧洲和日本的汽车贸易征收的关税,是有区别的。
 

那么中国进口下降了多少呢(相对于中国经济规模而言)?这可能只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随着中国在技术上的融合,可能中国的进口(和出口)会更少。然而,就中国而言,进口下降似乎与中国的政策选择有关。
 

直到最近,中国并不羞于其进口替代产业政策的目标。
 

对中国目前进口量大的行业,中国的政策目标是减少进口(参见2017 article from Jane Perlez, Paul Mozur, and Jonathan Ansfield),并为实现进口替代目标投入了大量资金。
 

总的来说,中国不能仅通过减少从美国的进口来实现其产业政策目标。以飞机为例,中国不仅仅想用欧洲制造的飞机(空客)取代美国制造的飞机(波音)。至少,它想要空客将宽体飞机的生产转移到中国,而且目前还不清楚中国是否会满足于只购买中国制造的空客。中国显然想拥有本土飞机公司。
 

中国已经极少从美国直接进口半导体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需要减少从韩国和台湾的进口(当然,其中一些芯片是由合同制造商使用美国公司拥有的设计生产的,但在中国的数据中它们是属于从韩国和台湾进口的)。
 

我可以继续举例。中国并不十分热衷于继续从任何国家进口医疗设备……而且,中国在国内汽车产量远高过国内需求之后才降低了汽车关税。
 

我不相信中国政府已经改变了它遵循的准则来回应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也不相信中国现在正试图通过扩大市场准入来提高其全球影响力。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政策一直是前后一致的。
 

这一突破来自美国——特朗普威胁要打破现有规则,来为美国争取更好的协议。
 

特朗普选择的时机很有意思,因为他没有直接回应进口激增造成的冲击和国内混乱。我通过简单的衡量发现,全球化的进程在危机之后已经放缓。美国的进口基本上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增长而增长的,而不是比经济增长更快。
 


强势美元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出口方面,而不是进口方面。自2014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出口的增长严重滞后于美国经济的整体扩张。
 

政治是不会走直线的……
 

但有一点我相信,如果中国没有比目前更大规模(且对国内更具破坏性)的政策转变,就无法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需求来源。
 

毕竟,中国在制造业的贸易顺差仍然与美国制造业的赤字一样大。今年到目前为止,由于进口的下降幅度大于出口,中国的贸易顺差有所上升。
 


* 2017年和2018年半导体价格上涨造成了名义进口的增长,而目前半导体价格下跌抑制了名义进口的增长(中国在其巅峰时期进口了近3000亿美元集成电路,相当于其石油和天然气进口总量)。理论上,把这些计算都用实值表示会更好。但中国尚未提供实际进口系列(作为一个层次),当然也没有提供不包括商品和加工进口的实际进口系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y/y实际进口增长(包括大宗商品)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14年和2015年的进口明显落后于实际增长率。


(Brad W. Setser是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国际经济学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