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道编译第14期|书评:如何解决中国的非洲裔移民问题?
更新时间:2020-06-23 11:37:38 | 来源: 尚道战略研究
近年来,非洲人移民中国已成为一个“热点”研究课题。在描述中国的新非洲移民时,阿姆斯特丹大学人类学系学者Shanshan lan超越主流的移民观点,利用民族志方法研究中国南部关于种族知识的争论和合作。Lan将“种族学习(raciallearning)”定义为“根据在各种跨国、地方、机构和社区环境中的日常生活经验,发展和积累关于种族差异和种族等级制度的知识”,Lan试图利用该概念超越西方主流的种族理论和解决“中国、非洲和西方的种族三角关系”。
在书中,Lan主要讨论了她所称的“中非相遇(China–Africaencounter)”的多个维度,通过这些维度展现了一个复杂而多变的场景,即中国人和在广州以国际贸易为生的非洲移民(主要是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以英语为母语的非洲人)之间相互的刻板印象和相互依赖的场景。通过融合两种看似矛盾的做法,即种族他化(racial othering)和建立社会亲密关系(the making of social intimacy),这两种做法同时在基层的种族知识构建中发挥作用。这本书成功地展现了中国的种族和种族间的互动问题的复杂特征。除了第六章将中非之间的爱情和婚姻看作是国际贸易的副产品之外,本书对种族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经济政治领域,而且主要是在公共领域。性与亲密关系一部分可能会为种族知识和社会亲密关系增添有趣的层面,但并没有明确包括在内。
本书主要由绪论、结语和七个主要章节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中非关系的一般背景,并讨论了中国和其他地方关于种族和种族主义的重要学术辩论。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概述了在中国的非洲侨民的政治经济和中非交往的主要特点,接着讨论了在中国互联网上的种族知识构建。第三章从基层层面探讨了非洲移民与中国其他地区移民之间的商业和日常互动,以及由于语言和文化障碍而产生的信任和误解问题。第四、五章通过解释广州警方对非洲移民的多重管制,阐述了“非法性”建构的必然性。这种“非法性”反过来又提供了一种战略手段来“限制流动性”,在这种情况下,被政府忽视的非洲人成为了一种优势。第六章探讨了中非跨国婚姻是如何为夫妇和不同种族的孩子创造世界主义的想象力的,然而,他们受到有限的商业机会和法律问题的限制。商业和爱情为创造不同种族之间的亲密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条件。第七章主要介绍了非洲移民和中国基督教团体在广州的一德(YIDE)天主教堂和地下教会的宗教活动,以及非洲信徒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它质疑种族、社会和语言界限在这种特殊的宗教冲突中可被超越的程度。
本文转自:doi:10.1017/S0305741019001322